博闻强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例子: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基础信息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
注音ㄅㄛˊ ㄨㄣˊ ㄑ一ㄤˊ ㄓˋ
繁体博聞強識
正音“强”,不能读作“jiàng”。
感情博闻强识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辨形“识”,不能写作“志”。
辨析博闻强识和“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不同在于同样表示见识广;博闻强识偏重在知识面宽;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在阅历多;也用于口语。博闻强识含有“记忆力强”的意思;“见多识广”没有。
近义词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博览群书
反义词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英语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日语広く物事を聞き知って,多く記憶に留める,(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杳如黄鹤(意思解释)
- 昏镜重明(意思解释)
- 无所可否(意思解释)
- 郁郁苍苍(意思解释)
- 涉水登山(意思解释)
- 步线行针(意思解释)
- 返本还原(意思解释)
- 知书通礼(意思解释)
- 男尊女卑(意思解释)
- 千金市骨(意思解释)
- 向壁虚构(意思解释)
- 畜妻养子(意思解释)
- 旮旮旯旯(意思解释)
- 尖嘴猴腮(意思解释)
- 祖武宗文(意思解释)
- 剖蚌得珠(意思解释)
- 药石之言(意思解释)
- 麟角凤觜(意思解释)
- 退旅进旅(意思解释)
- 置于死地(意思解释)
- 卑礼厚币(意思解释)
- 一百二十行(意思解释)
- 五虚六耗(意思解释)
- 有损无益(意思解释)
- 治国齐家(意思解释)
- 纳新吐故(意思解释)
- 蓬头赤脚(意思解释)
- 如醉方醒(意思解释)
※ 博闻强识的意思解释、博闻强识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匡俗济时 |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纷纷扬扬 | 纷纷:众多。扬扬:飘落的样子。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
彩衣娱亲 |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
才气过人 | 才气:才能和气质。才华超过平常人。 |
融融泄泄 | 融融:和乐的样子;泄泄:同“洩洩”,笑语杂沓的样子。形容大家在一起融洽愉快。 |
趁心如意 | 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称心如意。” |
熊罴之士 | 比喻勇士。 |
万象森罗 |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
鼎足而三 |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
胸中鳞甲 | 比喻存心险恶。 |
骋耆奔欲 | 谓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 |
惊涛怒浪 | 同“惊涛骇浪”。 |
融汇贯通 |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
不学面墙 | 面墙:面对墙壁,一无所见。形容不学习而无知。 |
变容改俗 | 指改变风貌习俗。 |
三复斯言 |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
酒地花天 |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
是非轻重 | 正确和谬误,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 |
急扯白脸 | 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
旷心怡神 | 舒畅心胸,愉悦精神。 |
襟怀坦白 | 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
额外主事 | 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
怵目惊心 |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
屡战屡败 | 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
有志之士 | 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
贪位慕禄 | 贪恋权位,羡慕俸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