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柱之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例子: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拼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惠淇源《婉约词》六
基础信息
拼音bào zhù zhī xìn
注音ㄅㄠˋ ㄓㄨˋ ㄓ ㄒ一ㄣˋ
感情抱柱之信是褒义词。
用法作宾语;指人守信。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佹形僪状(意思解释)
- 启宠纳侮(意思解释)
- 星眸皓齿(意思解释)
- 量才而为(意思解释)
- 罢于奔命(意思解释)
- 嘴尖舌快(意思解释)
- 喧嚣一时(意思解释)
- 乘虚可惊(意思解释)
- 东流西上(意思解释)
- 旧家行径(意思解释)
- 祸福无偏(意思解释)
- 拭目以观(意思解释)
- 挑幺挑六(意思解释)
- 衡门圭窦(意思解释)
- 饮恨而终(意思解释)
- 闲杂人等(意思解释)
- 威风祥麟(意思解释)
- 套头裹脑(意思解释)
- 闭门扫迹(意思解释)
- 何思何虑(意思解释)
- 真山真水(意思解释)
- 养锐蓄威(意思解释)
- 同心协契(意思解释)
- 百世不易(意思解释)
- 天之戮民(意思解释)
- 心急如火(意思解释)
- 练达老成(意思解释)
- 社稷生民(意思解释)
※ 抱柱之信的意思解释、抱柱之信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吹竹弹丝 |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
| 倒冠落珮 | 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②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
| 死心落地 | 犹死心塌地。 |
| 子母相权 | 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 |
| 大风大浪 |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
| 牛羊勿践 |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
| 力济九区 | 济:帮助,周济;九区:指全国。以自己的力量周济全国的民众。 |
| 七步成章 | 同“七步成诗”。 |
| 谈笑有鸿儒 | 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
| 作育人材 | 培育人才。 |
| 低眉顺眼 | 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
| 逝者如斯 |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
| 河海不择细流 |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
| 鱼游釜内 | 同“鱼游釜中”。 |
| 示贬于褒 |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
| 如获至珍 | 见“如获至宝”。 |
| 烟消雾散 | 同“烟消云散”。 |
| 蚍蜉戴盆 |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
| 钻皮出羽 | 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 |
| 不留痕迹 | 指做事彻底,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
| 从头彻尾 | 自始至终。 |
| 从容就义 |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 抱关击柝 |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
| 依样葫芦 | 见“依样画葫芦”。 |
| 看杀卫玠 |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
| 云车风马 | 云为车,风为马。天上神灵的马。 |
| 依草附木 |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
| 柴毁骨立 | 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