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抱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倾抱写诚谓推诚相待。清·曾国藩《苗先簏墓志铭》:“君既习于祁公,又与诸君倾抱写诚,契合无间。”
2、守缺抱残亦作“守阙抱残”。守住残缺的东西不放。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3、抱佛脚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4、怀冤抱屈心中有冤屈。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5、饴含抱孙同“含饴弄孙”。清·龚玉晨《紫姬小传》:“饴含抱孙,亦止孝先一人。”
6、抱法处势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7、守阙抱残见“守缺抱残”。邓溧《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守阙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
8、抱玉握珠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语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9、抱屈衔冤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指心怀委屈和冤枉。《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10、抱关执钥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汉 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11、抱火卧薪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处境险恶。汉 贾谊《新书 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12、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唐 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13、抱怨雪耻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4、左拥右抱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战国策·楚策四》:“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15、抱瓮灌园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16、握铅抱椠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17、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唐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8、抱残守缺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19、抱打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20、抱成一团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程树榛《大学时代》:“刘向明和另外两人,抱成一团,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21、抱恨终天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22、抱火厝薪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23、抱柱之信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24、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25、终天抱恨终天:终生;抱:胸怀;抱恨:含恨。终生抱有遗恨。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玦记·自经反魂》:“只怕从前玉玦无凭,真成薄命,也落得个不亏名行,泪盈盈,料此身终天抱恨幽冥。”
26、抱关执籥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汉 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27、抱头痛哭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28、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29、痌瘝在抱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怀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尚书·康诰》:“恫瘝乃身。”
30、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
31、言行抱一犹言言行一致。汉·贾谊《新书·道述》:“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32、抱令守律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
33、抱布贸丝布:古代一种货币;贸:买卖。带了钱,来买丝。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进行商品交易。《诗经 卫风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34、恫瘝在抱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尚书·康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35、抱恨黄泉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36、急来抱佛脚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9卷:“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则抱佛脚。’”
37、抱表寝绳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文子 下德》:“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
38、抱关击柝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39、拥孺人,抱稚子
40、解衣抱火见“解衣包火”。《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41、投怀送抱指投入别人的怀抱以博取欢心。借指投靠。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凡是富春江上‘江山船’中投怀送抱的船娘,一上岸都以阿狗嫂为居停。”
42、抱鸡养竹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43、以直抱怨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44、推襟送抱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南朝 梁 张充《与王俭书》:“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唯丈人而已。”
45、怀珠抱玉见“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46、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47、抱冰公事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宋 陶穀《清异录 官志》:“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48、打抱不平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49、明月入抱抱:怀抱。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清·缪荃孙《<宋元词四十家>序》:“吾友王子佑遐,明月入抱,蕙风在襟。”
50、抱宝怀珍怀: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汉·蔡邕《陈寔碑》:“于皇先生,抱宝怀珍,如何昊穹,既丧斯文。”
51、怀真抱素真:纯真。素:质朴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52、怀材抱德抱:胸怀。既有才学,又有德行。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因为山间林下,多有怀材抱德之人,不肯进取功名,今着小官五路采访。”
53、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明·徐献忠《唐诗品》:“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闾巷之间。”
54、急则抱佛脚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55、痛抱西河比喻丧子之痛。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56、抱残守阙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 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
57、抱火寝薪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汉 贾谊《上陈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58、送抱推襟真诚相待的意思。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第16卷:“康祺独怪容甫爱少宰旷代之知,复得仪征相国、镇洋制府送抱推襟,殷殷以国土相期待。”
59、摘瓜抱蔓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后用以喻一扫而空。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60、抱枝拾叶犹言舍本逐末。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