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思
fàngzhīhǎiérjiēzhǔn

放之四海而皆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例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基础信息

拼音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注音ㄈㄤˋ ㄓ ㄙˋ ㄏㄞˇ ㄦˊ ㄐ一ㄝ ㄓㄨㄣˇ

繁体放之四海而皆準

正音“准”,不能读作“zǔn”。

感情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指普遍性的真理。

辨形“准”,不能写作“谁”。

近义词放诸四海而皆准

英语be applicable everywhere

俄语вéрный повсюд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思解释、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知凡几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别无出路 指除了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外,没有其他办法。
拖麻拽布 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分外之物 分:名分。名分以外的事物。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斧钺之人 斧钺:古代杀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
半半路路 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输肝剖胆 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逐影吠声 形容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饮恨吞声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零碎不全 指细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关情脉脉 关情:关切的情怀。脉脉:情意深长。形容眼神中表露的意味深长的绵绵情怀。亦作“脉脉含情”。
西装革履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松柏后凋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山木自寇 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倚门窥户 谓攀附企望于他人。
人人得而诛之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谘经诹史 谓商讨、研究经史。
家弦户诵 弦:弦歌;用琴瑟伴奏来吟诵。家家吟唱;户户诵读。形容好的诗文家家传诵;尽人皆知。
倍道兼行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谬想天开 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真知灼见 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拔刃张弩 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拔出刀,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六出冰花 六出: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指雪花。
鼠迹狐踪 比喻人行踪鬼祟。
疏财仗义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