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例子: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基础信息
拼音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注音ㄊㄞˋ ㄍㄨㄥ ㄉ一ㄠˋ ㄩˊ,ㄩㄢˋ ㄓㄜˇ ㄕㄤˋ ㄍㄡ
繁体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感情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近义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英语willingly fall into the snar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秦晋之匹(意思解释)
 - 视人犹芥(意思解释)
 - 秘而不泄(意思解释)
 - 功高望重(意思解释)
 - 惊魂落魄(意思解释)
 - 别无它法(意思解释)
 - 沽酒当垆(意思解释)
 - 不达时务(意思解释)
 - 逐队成群(意思解释)
 - 朝不图夕(意思解释)
 - 兼收并录(意思解释)
 - 留中不出(意思解释)
 - 改柯易叶(意思解释)
 - 汹涌淜湃(意思解释)
 - 星月皎洁(意思解释)
 - 心驰魏阙(意思解释)
 - 衣取蔽寒(意思解释)
 - 超今越古(意思解释)
 - 钟仪楚奏(意思解释)
 - 羌无故实(意思解释)
 - 浓翠蔽日(意思解释)
 - 诡形怪状(意思解释)
 - 出丑放乖(意思解释)
 - 一家之辞(意思解释)
 - 顿足搓手(意思解释)
 - 修文演武(意思解释)
 - 扒高踩低(意思解释)
 - 矩矱绳尺(意思解释)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解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迤逦不绝 | 迤逦:曲折连续的样子。曲折连绵不断。 | 
| 细高挑儿 | 形容身材又瘦又高。 | 
| 邪魔怪道 | 犹言邪魔歪道。 | 
| 密而不宣 | 宣:公开。保守秘密,不肯公开宣布。 | 
| 社稷之器 |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器:人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 
| 连舆接席 | 行并车,止同席。形容亲密友爱。 | 
| 文过遂非 |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 
| 狼顾鸱张 | 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 | 
| 留芳百世 | 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 
| 回肠寸断 | 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 
| 祸生于忽 | 忽:古代长度单位,1尺=10寸,1寸=10分,1分=10000忽。指灾祸产生于极细微的因素。 | 
| 八百孤寒 | 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 | 
| 蛙鸣狗吠 | 吠:狗叫。青蛙鸣,狗汪汪叫。比喻浅陋拙劣的诗词及文章。 | 
| 先公后私 |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 讨逆除暴 | 讨:征伐。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 
| 摘奸发伏 | 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 
| 畎亩下才 | 畎亩:田地,田间。比喻平庸之才。 | 
| 理冤擿伏 | 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 
| 量才器使 | 谓量才使用。 | 
| 瑰意琦行 |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 
| 束手无术 | 同“束手无策”。 | 
| 至人遗物 | 至人:思想道德修养很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 | 
| 曝背食芹 | 谦言微薄之献。 | 
| 欷歔叹息 | 欷歔:抽咽声。指低声叹气。 | 
| 巍然不动 | 巍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 | 
| 兵不厌权 | 见“兵不厌诈”。 |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交:交情;恶声:伤害诋毁的话。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 
| 含羞忍辱 | 含:包容;辱:耻辱。形容忍受羞耻侮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