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小谋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出处:《晋书·庾亮传论》:“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周书·李弼传》:“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英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例子:《周书·李弼传》:“侯英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xiǎo móu dà
注音ㄓˋ ㄒ一ㄠˇ ㄇㄡˊ ㄉㄚˋ
繁体智小謀大
感情智小谋大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知小谋大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迟回观望(意思解释)
 - 计绌方匮(意思解释)
 - 茫无涯际(意思解释)
 - 三老四少(意思解释)
 - 大家风范(意思解释)
 - 倡情冶思(意思解释)
 - 鱼目混珎(意思解释)
 - 搜奇选妙(意思解释)
 - 无如奈何(意思解释)
 - 赃私狼籍(意思解释)
 - 兼人好胜(意思解释)
 - 夹七夹八(意思解释)
 - 朝成暮徧(意思解释)
 - 咏雪之慧(意思解释)
 - 往渚还汀(意思解释)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意思解释)
 - 千变万轸(意思解释)
 - 气盖山河(意思解释)
 - 草木荣枯(意思解释)
 - 适如其分(意思解释)
 - 清议不容(意思解释)
 - 扬名后世(意思解释)
 - 年丰岁稔(意思解释)
 - 卓荦不羁(意思解释)
 - 横抢硬夺(意思解释)
 - 软语温言(意思解释)
 - 犬牙差互(意思解释)
 - 超阶越次(意思解释)
 
※ 智小谋大的意思解释、智小谋大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百无一堪 |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 
| 袭以成俗 | 袭:因袭。因袭旧的东西已成习俗。 | 
| 敛后疏前 | 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谓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 
| 诱秦诓楚 |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 
| 饰非拒谏 |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 
| 似漆如胶 | 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 
| 攒锋聚镝 | 受到众多的刀箭围攻。比喻备受舆论斥责。 | 
| 痛湔宿垢 | 犹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湔,洗。 | 
| 礼士亲贤 |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 
| 越鸟巢南枝 | 越:古代国名,今浙江一带。越地的鸟在外地筑巢,必用向南的树枝。比喻不忘故乡。 | 
| 降心下气 | 虚心下气。 | 
| 胡走游飞 | 漫无目的,四处游荡。 | 
| 徙薪曲突 | 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指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 
| 真情实意 | 真实的情意。 | 
|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 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 艳绝一时 | 绝:极。姿色艳丽,冠绝一代。 | 
| 游山玩景 | 见“游山玩水”。 | 
| 挥斥八极 | 挥斥:奔放;八极:八方,极远之处。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 
| 认死扣儿 | 坚定地认为;固执己见。 | 
| 感时抚事 | 感:感触,感慨;抚:历数、追忆。因考虑时事而伤感 | 
| 枉费时日 | 枉:徒然;日月:光阴。白白浪费时光。 | 
| 琼林玉枝 | 琼:赤色玉。比喻人的资质高洁 | 
| 瞋目竖眉 | 瞋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竖起眉毛。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 | 
| 言多伤倖 |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 
| 朝督暮责 | 朝:白天;暮:傍晚。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 | 
| 同心一意 | 心志一致。 | 
| 海约山盟 | 见“海誓山盟”。 | 
| 传之不朽 | 传:流传;不朽:永不磨灭。长远流传,永不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