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基础信息
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
注音一 ㄇㄨˋ ㄙㄢ ㄓㄨㄛ ㄈㄚˋ,一 ㄈㄢˋ ㄙㄢ ㄊㄨˇ ㄅㄨˇ
感情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近义词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意思解释、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因时制宜 |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 
| 荼毒生灵 | 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 
| 满腹珠玑 | 形容人富于文才。 | 
| 女织男耕 | 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 
| 进退跋疐 | 犹言进退两难。 | 
| 管窥之说 |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 
| 南山可移 | 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 
| 调弦品竹 |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 
| 天资雄厚 | 具有想象或发明的天生的能力。 | 
| 老蚌生珠 |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 
| 田夫野老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 
| 跨州连郡 | 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 
| 爱人利物 |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 
| 满打满算 | 全部计算在内。 | 
| 云消雾散 |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 
| 不护细行 | 指不注意小节。 | 
| 打抱不平 |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 
| 福如山岳 | 岳:高大的山。形容福气像山一样高。 | 
| 克丁克卯 | 做事认真,一丝不苛。 | 
| 旌旗蔽空 | 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 
| 雕墙峻宇 | 同“峻宇雕墙”。 | 
| 天高气清 | 清:清澄。指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 
| 争荣夸耀 | 争荣誉炫耀自己。 | 
| 仆仆道途 |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 
| 惬心贵当 | 合情合理。 | 
| 言之不尽 | 说也说不完。 | 
| 礼多人不怪 |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 
| 随方逐圆 |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