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发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发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2、暴发户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3、精采秀发精采:精神、神采;秀发:焕发。形容人的精神焕发。《晋书·慕容超载记》:“精采秀发,容止可观。”
4、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5、踔厉骏发见“踔厉风发”。清·汪琬《<安南日记>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
6、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7、东窗事发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发觉。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8、发誓赌咒咒:誓言。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你都没劝过,说我疯的?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你又来怄我。”
9、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10、奋发蹈厉奋:振作;发:激励;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精神振奋,行动迅猛。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11、雄姿英发姿容威武雄壮。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1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庞眉皓发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唐 王维《贺乐器表》:“圣祀逾崇,遍礼群仙,思祐九服,故得庞眉皓发。”
14、发隐擿伏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宋 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程给事]发隐擿伏,敏捷如神。”
15、诗礼发冢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16、弹无虚发虚:空。子弹没有一颗不命中目标。形容射得很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17、被发详狂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发详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
18、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9、一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20、毛发之功形容极微小的功劳。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21、奋发踔厉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22、被发阳狂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隋书·杨伯丑传》:“于是被发阳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
23、毛发耸然见“毛发悚然”。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24、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25、毛发森竖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26、发怒冲冠同“发上冲冠”。《燕丹子》下卷:“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宗意和之。如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
27、艾发衰容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唐 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28、毫发丝粟形容极其微小。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29、发科打诨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30、披发入山谓离开俗世而隐居。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31、旷若发矇旷:开朗;矇: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朗。比喻人头脑开窍,明达起来。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矇。”
32、锋发韵流指文章笔锋犀利,情韵欲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33、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34、截发剉稾见“截发留宾”。
35、声泪俱发俱:都。指边说边哭,形容极其悲恸、哀伤的样子。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每一言一誓,声泪俱发。”
36、发皇张大发皇:显豁,开朗。发展扩大。《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为书名,无非暗示蒋政权压迫左翼文艺,虽甚残酷,然而左翼文艺必将发皇张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37、祸发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8、白发红颜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宣和画谱 道释四》:“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39、发棠之请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40、飙发电举飙:暴风;举:起飞。形容声势迅猛。《明史 戚继光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41、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42、白发千丈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唐 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3、披发缨冠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44、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45、发轫之始发轫:撤荡撑住车轮的木头,启动车辆启程。比喻事情的发端。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8回:“以李彦青一生事业而论,此时还不过发轫之始。”
46、发奸露覆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序》:“窃怪二千年来,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为瞀惑,无一人焉发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
47、发潜阐幽潜:潜伏;幽:隐藏。阐发沉渐深奥的事理。清·薛福成《庸庵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此翰苑笔也,聊赠一枝,以报发潜阐幽之厚意。”
48、升官发财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总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儿子升官发财,是我的错处。”
49、初发芙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50、英姿勃发英勇威武,神采四溢。赖少其《<钱松喦画集>序》:“现在的画面上舍弃了两棵大黄桷树,把柏树从小改大,使其英姿勃发,昂首挺立。”
51、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着意:用心。有心栽种的花没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52、发纵指使操纵指挥。亦作“发踪指使”。瞿秋白《赤都心史》四一:“几十年前,发纵指使略夺东亚满洲的参谋本部——彼得之城,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
53、发怒穿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三国 魏 曹植《鼙舞歌五首》之五:“张目决眦,发怒穿冠。”
54、后发制人发:发动;制:控制、制服。指先让对方动手;抓住其弱点之后;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指后发动制服人的措施。荀况《荀子 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55、发号布令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战国·卫·吴起《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56、黄发儿齿比喻人长寿。
57、发奋为雄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58、蓬头散发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0回:“众役将婆子打的蓬头散发,和开路鬼一般。”
59、一沐三握发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60、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