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
基本解释 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
西周时期,周成王继承父亲的遗志,分封诸侯,他封伯禽为鲁侯,周公向兄弟伯禽祝贺,说:“你以前是鲁国的有名能士,你到任后不要忘记你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现今成王的叔叔。你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爱惜人才。”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人情汹汹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绍熙甲寅,孝宗升遐,光宗疾,不能丧,中外人情汹汹。” |
不胫而走 |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
穿窬之盗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
东来紫气 | 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
一丝不乱 | |
安危与共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慷慨陈词 | 宋 陆九渊《荆国文公祠堂记》:“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
狡兔三穴 | 《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
贯朽粟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 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随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