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井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落井下石 |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2、井底之蛙 |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3、穿井得人 |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 汉·王充《论衡·书虚》:“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 |
4、渴而穿井 | 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5、井井有绪 | 见“井井有序”。 | 柳青《狠透铁》:“起早贪黑地奔波,饲养上、副业上、保管上,样样项项料理得井井有绪。” |
6、井底虾蟆 | 即井蛙。 | |
7、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8、市井小人 | 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那陈东阳是个市井小人,不晓道理的。”清·姚鼐《范蠡论》:“吾观庄生非贤者也,其褊心与市井小人之为虑无以异。” |
9、心如古井 |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 唐 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10、坎井之蛙 |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 庄周《庄子 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
11、坐井窥天 | 见“坐井观天”。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江陵》:“以此定李杜优劣,诚坐井窥天也。” |
12、井中求火 |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 |
13、雨井烟垣 | 喻荒凉、冷落的景象。 | 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明放着花楼酒榭,丢做个雨井烟垣。” |
14、下井投石 | 见人掉进井里,不但不搭救,反而向井里仍石头。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
15、躬操井臼 | 躬:亲自;井臼:汲水舂米。指亲自操持家务。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年二十余,始于归,躬操井臼,琴瑟甚调。” |
16、井井有理 | 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理:事理。形容做事条理分明,丝毫不乱。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17、井井有条 |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18、学如穿井 |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学道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 |
19、金瓶落井 |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
20、甘井先竭 |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 《庄子 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21、井底蛤蟆 | 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凤。” |
22、颓垣败井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群的羊在那里吃草,颓垣败井,廊庑倾欹。” |
23、亲操井臼 | 谓亲自料理家务。 | 汉·刘向《列女传·周南之妻》:“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 |
24、井蛙之见 | 像井底青蛙的见解。比喻偏狭的见识。 | 《弘明集 明佛论》:“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妾抑大猷。” |
25、临噎掘井 | 临:临到;噎:食物堵住喉咙。临到食物堵住喉咙才去掘井。比喻无济于事。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
26、井臼亲操 | 井:汲水;臼:舂米。指亲自操作家务。 | 《后汉书·冯衍传下》:“儿女常自操井臼。”《后汉书·滇良传》:“(傅育)食禄数十年,秩奉尽赡给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 |
27、眢井瞽人 | 眢井:枯井;瞽:瞎子。处于枯井中的瞎子。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 | 严复《救亡决论》:“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于亡也审矣。” |
28、井底银瓶 | 银瓶:银制汲水器。银瓶掉到井底。比喻前功尽弃。 |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乐府》:“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断;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
29、秤锤落井 | 像秤锤掉进井水里一样不见踪影,不知消息。 | |
30、井渫不食 | 亦作“井渫莫食”。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 | 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 |
31、井渫莫食 | 见“井渫不食”。 | 汉·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
32、牵牛下井 | 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至如负贩经商,登山涉水,吃烟人更是牵牛下井。” |
33、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 《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
34、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见“背井离乡”。 |
35、远井不解近渴 | 指遥远的帮助解决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 | |
36、井底鸣蛙 | 犹井蛙。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 |
37、丁公凿井 |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 汉 王充《论衡 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
38、埳井之蛙 | 见“坎井之蛙”。 | |
39、担雪填井 | 见“担雪塞井”。 | 《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
40、井然有序 | 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
41、投河觅井 | 即寻死觅活。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 | 俞平伯《中年》:“但是在另一方面,说非看不可,或者没有得看,就要跳脚拍手,以至于投河觅井。” |
42、身操井臼 | 语本《后汉书 冯衍传下》:“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后因以“身操井臼”指亲自操持家务。 | 语出《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 |
43、取辖投井 |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 《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
44、市井之徒 |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
45、瓦罐不离井上破 |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担着风险干事难免会失手。 |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自古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只管做过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 |
46、临渴掘井 |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47、瓦罐不离井口破 |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担着风险干事难免会失手。 | 明·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二夫人,你是伴当,你两个有这等勾当,道不的瓦罐不离井口破。” |
48、离乡背井 | 乡、井:家乡;背:离开。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 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 |
49、井井有序 | 有条理,有秩序。 | 骆宾基《乡亲——康天刚》:“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样。” |
50、投井下石 |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51、井臼躬操 | 井:汲水;臼:舂米;躬:亲自;操:从事。指亲自操持家务。 | 西汉·刘向《列女传·周南妻传》:“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 |
52、古井无波 |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53、背井离乡 |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
54、塞井夷灶 |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
55、执粗井灶 | 谓操持家务。喻为人妇。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女笑曰:‘身既无托,愿执粗井灶。’王申即日赁衣贳礼为新妇。” |
56、败井颓垣 |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 鲁迅《集外集 <题三义塔>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
57、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
58、毛遂堕井 |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
59、坐井观天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60、拔辖投井 | 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 《汉书 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