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井夷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基础信息
拼音sāi jǐng yí zào
注音ㄙㄞ ㄐ一ㄥˇ 一ˊ ㄗㄠˋ
繁体僿井夷竈
感情塞井夷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军事等。
近义词塞井焚舍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功薄蝉翼(意思解释)
 - 饥渴交迫(意思解释)
 - 问羊知马(意思解释)
 - 出奇无穷(意思解释)
 - 成群逐队(意思解释)
 -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意思解释)
 - 背信弃义(意思解释)
 -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解释)
 - 天涯比邻(意思解释)
 - 畔道离经(意思解释)
 - 朵颐大嚼(意思解释)
 - 做歉做好(意思解释)
 - 嗒然若丧(意思解释)
 - 如法泡制(意思解释)
 - 粗粗笨笨(意思解释)
 - 鲁戈挥日(意思解释)
 - 原始见终(意思解释)
 - 谆谆教导(意思解释)
 - 牵心挂肠(意思解释)
 - 破崖绝角(意思解释)
 - 食古如鲠(意思解释)
 - 朝野上下(意思解释)
 - 进退狼跋(意思解释)
 -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意思解释)
 - 擿植索涂(意思解释)
 - 日试万言(意思解释)
 - 枝大于本(意思解释)
 - 名公大笔(意思解释)
 
※ 塞井夷灶的意思解释、塞井夷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常备不懈 |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 
| 天下文宗 | 文宗:广受宗仰的文人。指受天下人敬仰的文人。 | 
| 势若脱兔 |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 
| 百密一疏 |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 
| 兰姿蕙质 | 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 
| 甘贫乐道 | 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 
| 屏气敛息 |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 两头白面 | 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 | 
| 奋勇前进 |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 
| 一至于斯 | 同“一至于此”。 | 
| 参透机关 | 参:检验,察看。机关:阴谋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阴谋和秘密。 | 
| 神态自若 | 神态:神情态度;自若:不拘束,不变常态。精神态度自如 | 
| 陈师鞠旅 | 陈:陈列;鞠:告;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动员令。 | 
| 饮泉清节 |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为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吴“清操逾厉”。后遂以“饮泉清节”指廉正清白的节操。 | 
| 临财苟得 | 临:面对;苟:苟且,随便。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 | 
| 鱼肉乡里 | 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地方上的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 
|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坦白:无隐瞒。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 | 
| 十浆五馈 | 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 
| 大鱼大肉 |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 
| 耳鸣目眩 | 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 
| 内顾之忧 | 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风花雪月 | 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 
| 迷涂知反 | 见“迷途知反”。 | 
| 惟利是求 | 见“惟利是图”。 | 
| 见德思齐 | 见“见贤思齐”。 | 
| 愤风惊浪 | 狂风骇浪。 | 
| 不避艰险 | 不畏惧艰难险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