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诒伊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 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例子: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昊天寺在幽州,与萧后接壤境界,倘辽人知之,发兵劫驾,岂非自诒伊戚。”
基础信息
拼音zì yí yī qī
注音ㄗˋ 一ˊ 一 ㄑ一
繁体自詒伊戚
感情自诒伊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寻烦恼。
近义词自贻伊戚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陆海潘江(意思解释)
- 窗间过马(意思解释)
- 无大无小(意思解释)
- 日以为常(意思解释)
- 蛾眉曼睩(意思解释)
- 清都紫府(意思解释)
- 拨云雾见青天(意思解释)
- 面如傅粉(意思解释)
- 宾客盈门(意思解释)
- 救过不给(意思解释)
- 兰质熏心(意思解释)
- 达人立人(意思解释)
- 天经地纬(意思解释)
- 魂颠梦倒(意思解释)
- 摇唇弄舌(意思解释)
- 集腋为裘(意思解释)
- 聱牙诘屈(意思解释)
- 放空气(意思解释)
- 欺公罔法(意思解释)
- 以儆效尤(意思解释)
- 天兵天将(意思解释)
- 结发夫妻(意思解释)
- 视死如饴(意思解释)
- 嘴尖舌头快(意思解释)
- 通宵彻昼(意思解释)
- 长春不老(意思解释)
- 眉目传情(意思解释)
- 化腐为奇(意思解释)
※ 自诒伊戚的意思解释、自诒伊戚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时清海宴 |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
絺句绘章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
丰屋延灾 | 见“丰屋生灾”。 |
打滚撒泼 | 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亦作“撒泼打滚”。 |
拔地参天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撞钟舞女 | 撞钟:奏乐;舞女:伴以美女跳舞。形容恣意行乐的生活。 |
以石投卵 | 见“以碫投卵”。 |
怀璧为罪 | 璧:宝玉。身藏宝玉,因此获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
恨海难填 |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
衣食饭碗 | 比喻赖以生存的职业或技能等。 |
戎马生郊 | 《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
总角之好 |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
如花似月 | 见“如花似玉”。 |
溯端竟委 | 谓寻求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
拊膺顿足 | 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
见骥一毛 | 骥:千里马。只看见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
逾假不归 | 即假期已满而未归营。 |
生龙活现 | 形容描绘生动逼真 |
沿才授职 | 沿:顺着,按照;授:任命。按照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 |
众目共视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同“众目共睹”。 |
赏劳罚罪 | 见“赏功罚罪”。 |
函盖干坤 | 佛教语。《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原谓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
洞见底蕴 | 洞:深入,透彻;底蕴:事物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 |
缺吃短穿 |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
掷杖成龙 |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
如诉如泣 | 诉:说;泣:哭。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
赃官污吏 | 犹贪官污吏。 |
积思广益 | 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