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石之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当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shí zhī shì
注音ㄓㄨˋ ㄕˊ ㄓ ㄕˋ
感情柱石之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意思解释)
- 横蛮无理(意思解释)
- 遣词立意(意思解释)
- 后福无量(意思解释)
- 抢地呼天(意思解释)
- 茵席之臣(意思解释)
- 发号出令(意思解释)
- 弥山遍野(意思解释)
- 三脚两步(意思解释)
- 悬河注水(意思解释)
- 收兵回营(意思解释)
- 大事铺张(意思解释)
- 辞不意逮(意思解释)
- 噤口捲舌(意思解释)
- 遗寝载怀(意思解释)
- 卓然不群(意思解释)
- 情恕理遣(意思解释)
- 器二不匮(意思解释)
- 旧雨新知(意思解释)
- 食不重味(意思解释)
- 白璧三献(意思解释)
- 惜香怜玉(意思解释)
- 铜驼草莽(意思解释)
- 众议成林(意思解释)
- 醉舞狂歌(意思解释)
- 殷天蔽日(意思解释)
- 现钟不打(意思解释)
- 小道大成(意思解释)
※ 柱石之士的意思解释、柱石之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见性成佛 |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
| 悼心失图 | 悼:哀悼,悲痛;失:失去,丧失;图:意图,主张。因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 |
| 海啸山崩 |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
| 重手累足 | 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
| 坛坛罐罐 | 坛: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东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旧有的条条框框或规矩等。 |
| 调舌弄唇 | 犹言调唇弄舌。 |
| 知人论世 |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 沉郁顿挫 | 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
| 飞鹰走马 | 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
| 翻黄倒皂 | 犹言颠倒黑白。 |
| 肉眼凡胎 | 迷信的说法,指尘世平常的人。 |
| 翻黄倒皁 | 犹言颠倒黑白。 |
| 重圭叠组 | 指世代连续做官。 |
| 揆理度势 | 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
| 重峦叠嶂 |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
| 不识东家 |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
| 骤风暴雨 | 见“骤雨暴风”。 |
| 相形失色 | 形:对照。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
| 平复如故 | 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 |
| 垂手可得 | 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
| 黎丘丈人 | 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
| 接踵比肩 | 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
| 排沙见金 | 见“排沙简金”。 |
| 改过从善 | 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过迁善”。 |
| 热锅上蝼蚁 |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同“热锅上蚂蚁”。 |
| 岳岳荦荦 | 卓绝貌。 |
| 相机而行 | 相机:观察当时情况。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动。 |
| 继继绳绳 | 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