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圣臣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出处:《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基础信息
拼音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注音ㄓㄨˇ ㄕㄥˋ ㄔㄣˊ ㄌ一ㄤˊ
繁体主聖臣良
感情主圣臣良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主贤臣良、主明臣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意思解释)
- 着手成春(意思解释)
- 过路财神(意思解释)
- 绝无仅有(意思解释)
- 盈千累万(意思解释)
- 低头搭脑(意思解释)
- 逊志时敏(意思解释)
- 疾风劲草(意思解释)
- 春风得意(意思解释)
- 浑浑噩噩(意思解释)
- 屋乌推爱(意思解释)
- 格格不入(意思解释)
- 万事如意(意思解释)
- 二分明月(意思解释)
- 讹以传讹(意思解释)
- 尽瘁事国(意思解释)
- 天南地北(意思解释)
- 好语似珠(意思解释)
- 名倾一时(意思解释)
- 主客颠倒(意思解释)
- 民不聊生(意思解释)
- 眉来眼去(意思解释)
- 翻天覆地(意思解释)
- 在所难免(意思解释)
- 母老虎(意思解释)
- 麦秀两歧(意思解释)
- 情同手足(意思解释)
- 颠倒是非(意思解释)
※ 主圣臣良的意思解释、主圣臣良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及溺呼船 |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
| 激起公愤 | 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 |
| 偃兵修文 | 同“偃武修文”。 |
| 纳奇录异 | 纳:接纳;录:录用。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
| 游戏翰墨 | 见“游戏笔墨”。 |
| 行随事迁 | 行:做事。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
| 明罚敕法 |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
| 无偏无陂 | 不偏向;不邪曲。 |
| 兼官重绂 |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
| 风吹日晒 | 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
| 略迹原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 |
| 慎小事微 |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
| 献替可否 | 同“献可替否”。 |
| 家长理短 |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 抉目胥门 | 见“抉目吴门”。 |
| 遐尔闻名 | 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
| 飞沿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 识明智审 |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
| 入孝出弟 | 见“入孝出悌”。 |
| 重提旧事 | 又重新谈起以往的事项或情景。 |
| 暮楚朝秦 |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
| 同心并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贻厥孙谋 | 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
| 论功受赏 |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
| 招贤礼士 | 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
| 好行小惠 | 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 |
| 权均力齐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
| 比手画脚 | 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