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民育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出处:《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例子:《梁书·武帝纪中》:“虽禅代相舛,遭会异时,而微明迭用,其流远矣。莫不振民育德,光被黎元。”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mín yù dé
注音ㄓㄣˋ ㄇ一ㄣˊ ㄩˋ ㄉㄜˊ
繁体振民育惪
感情振民育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满面含春(意思解释)
 - 除患宁乱(意思解释)
 - 霞思云想(意思解释)
 - 醉眼蒙胧(意思解释)
 - 断木掘地(意思解释)
 - 用之不竭(意思解释)
 - 牵丝攀藤(意思解释)
 - 祸迫眉睫(意思解释)
 - 岸然道貌(意思解释)
 -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意思解释)
 - 离山调虎(意思解释)
 - 推贤逊能(意思解释)
 - 罪恶如山(意思解释)
 - 狂嫖滥赌(意思解释)
 - 喜行于色(意思解释)
 - 拟规画圆(意思解释)
 - 澄神离形(意思解释)
 - 晓风残月(意思解释)
 - 默默无言(意思解释)
 - 情深义重(意思解释)
 - 钓游之地(意思解释)
 - 玄妙莫测(意思解释)
 - 冬烘学究(意思解释)
 - 罪有应得(意思解释)
 - 清圣浊贤(意思解释)
 - 乐山乐水(意思解释)
 - 前庭悬鱼(意思解释)
 - 蜂攒蚁集(意思解释)
 
※ 振民育德的意思解释、振民育德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顺风吹火 |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 
| 父母遗体 | 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 
| 朝成暮遍 | 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 
| 无地自厝 | 犹无地自容。 | 
| 一邱之貉 | 见“一丘之貉”。 | 
| 腹心股肱 | 腹心:心腹,比喻左右亲信;股肱:比喻帝王身边的得力臣子。形容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 
| 一毫不染 | 犹一尘不染。 | 
| 卓尔独行 | 谓超越众人,不随俗浮沉。 | 
| 没精打彩 | 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 
| 踊跃争先 | 踊跃:欢欣奋起的样子。积极争着赶在前头,不甘落后。 | 
| 且战且退 | 一边作战,一边退却。 | 
| 云次鳞集 | 会聚;会合。 | 
| 京辇之下 | 比喻帝王管辖下的京城。 | 
| 乍雨乍晴 | 乍:忽然。指忽儿下雨,忽儿天晴。比喻人心情不定,变化多端,也比喻时局变化莫测。 | 
| 残圭断璧 | 残缺不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 | 
| 面壁磨砖 | 比喻事不能成功。 | 
| 干名犯义 | 干犯名教和道义。 | 
| 驰声走誉 | 名声传扬。 | 
| 缊袍不耻 | 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 | 
| 才大气高 | 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 
| 张脉偾兴 | 谓血管膨胀,青脉突起。张,通“胀”。《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杜预注:“气狡愤于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后以指因冲动而举措失宜。 | 
| 冯唐头白 | 同“冯唐易老”。 | 
| 宁媚于灶 | 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 
| 无虑无思 | 犹言无忧无虑。 | 
| 造作矫揉 | 犹言矫揉造作。 | 
| 蓼虫忘辛 | 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 
| 主一无适 | 专一,无杂念。 | 
| 切磋琢磨 | 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