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爱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例子: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明·宋濂《元史·本纪第四·世祖一》
基础信息
拼音yōu guó ài mín
注音一ㄡ ㄍㄨㄛˊ ㄞˋ ㄇ一ㄣˊ
繁体憂國愛民
感情忧国爱民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忧虑国事。
近义词忧国忧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琼浆玉液(意思解释)
 - 木雁之间(意思解释)
 - 哀感中年(意思解释)
 - 日程月课(意思解释)
 - 无边苦海(意思解释)
 - 有女怀春(意思解释)
 - 忧公无私(意思解释)
 - 强弩之极(意思解释)
 - 盖棺事定(意思解释)
 - 水楔不通(意思解释)
 - 飞鸿踏雪(意思解释)
 - 腰鼓兄弟(意思解释)
 - 螳螂捕蝉(意思解释)
 - 科头赤足(意思解释)
 - 压轴戏(意思解释)
 - 歪歪倒倒(意思解释)
 - 雾集云合(意思解释)
 - 还淳反古(意思解释)
 - 铜臭熏天(意思解释)
 - 作如是观(意思解释)
 - 背恩弃义(意思解释)
 - 混沌不分(意思解释)
 - 目逆而送(意思解释)
 - 年逾古稀(意思解释)
 - 民熙物阜(意思解释)
 - 捱风缉缝(意思解释)
 - 色若死灰(意思解释)
 - 铿镪顿挫(意思解释)
 
※ 忧国爱民的意思解释、忧国爱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卓荦不羁 | 谓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 
| 横抢硬夺 | 谓用强力夺取。 | 
| 软语温言 | 温和的话语。 | 
| 犬牙差互 |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 | 
| 超阶越次 | 谓越过原有的等级顺序,多指越级提升官吏。《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参见“不次之迁”。 | 
| 先计后战 | 计:计划,计谋;战:作战。先筹划好后再战。指不打无准备的仗。 | 
| 向平愿了 | 向平:东汉人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愿:心愿。了:完成。比喻子女婚嫁事都已完毕。 | 
| 鹡鸰在原 |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 
| 谈不容口 | 犹言赞不绝口。 | 
| 椎埋狗窃 | 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 
| 燕翼子孙 | 燕翼:燕子用翅膀覆盖着它的小燕子。比喻保护子孙。 | 
| 宅心忠厚 | 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 | 
| 磨磨蹭蹭 | 行动迟缓,做事拖拉。 | 
| 寻枝摘叶 | 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 
| 一根一板 |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 
| 宵旰图治 | 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 
| 涉笔成雅 | 涉笔:动笔,着笔;雅:雅致。指动笔就雅致而不落俗套。 | 
| 伴风搭雨 | 伴随着风雨做事,形容为人辛苦。 | 
| 至再至三 | 指一而再,再而三。 | 
| 卓荦不群 | 卓荦:特出;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 悉索薄赋 | 见“悉索敝赋”。 | 
| 顿足捩耳 | 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 
| 长鸣都尉 | 鸡的别名。 | 
| 正言不讳 |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 
| 昧地谩天 | 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用谎言欺骗他人。亦作“昧地瞒天”。 | 
| 怫然作色 | 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 
| 恤近忽远 | 恤:周济;忽:不重视。救济自己亲近的人,对不亲近的人就不重视。 | 
| 抓乖弄俏 | 耍聪明,卖弄乖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