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例子: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刘征泰《苏步青》)
基础信息
拼音yī yǐ guàn zhī
注音一 一ˇ ㄍㄨㄢˋ ㄓ
繁体一以貫之
感情一以贯之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陈蔡之厄(意思解释)
- 镕今铸古(意思解释)
- 粗有眉目(意思解释)
- 素衣化缁(意思解释)
- 渔海樵山(意思解释)
- 虚心平意(意思解释)
- 才貌俱全(意思解释)
- 深扃固钥(意思解释)
- 都鄙有章(意思解释)
- 盛食厉兵(意思解释)
- 长安少年(意思解释)
- 生死荣辱(意思解释)
- 珠箔银屏(意思解释)
- 闭阁自责(意思解释)
- 贼头鼠脑(意思解释)
- 尊主泽民(意思解释)
- 焚巢捣穴(意思解释)
- 出豕败御(意思解释)
- 共相标榜(意思解释)
- 横见侧出(意思解释)
- 抱玉握珠(意思解释)
- 光辉夺目(意思解释)
- 鱼烂瓦解(意思解释)
- 锋铓毕露(意思解释)
-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意思解释)
- 三头二面(意思解释)
- 残膏剩馥(意思解释)
- 根株结盘(意思解释)
※ 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怀着鬼胎 |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
贼喊捉贼 | 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 |
余业遗烈 | 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
堂皇富丽 | 堂皇:盛大,雄伟;富丽:华丽。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
榆木疙瘩 |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
遗迹谈虚 | 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 |
荒淫无度 | 荒淫:指贪恋酒色;无度:没有节制。酗酒淫乱;没有节制。 |
空前未有 | 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的。 |
时乖命蹇 | 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
何足挂齿 | 挂齿:放在嘴里说。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形容不值一提。原带有轻蔑意;现表示客套的话语。 |
宽宏大量 |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
六亲不认 |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不认所有亲属。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不徇私情。 |
谈情说爱 | 谈恋爱。 |
背水一战 |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
偃鼠饮河 | 比喻所需极有限。 |
阿其所好 | 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
自由自在 |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
大吉大利 |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
书读五车 |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
荡魂摄魄 | 震撼心神。 |
本同末异 |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心惊肉跳 | 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
寝苫枕干 |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
玩忽职守 | 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
神志不清 |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
遥相呼应 | 遥远:远远地。应:照应。指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 |
首当其冲 | 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
比目连枝 | 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