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例子: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刘征泰《苏步青》)
基础信息
拼音yī yǐ guàn zhī
注音一 一ˇ ㄍㄨㄢˋ ㄓ
繁体一以貫之
感情一以贯之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櫜甲束兵(意思解释)
- 身当其境(意思解释)
- 析骸以爨(意思解释)
- 力可拔山(意思解释)
- 以冠补履(意思解释)
- 心腹爪牙(意思解释)
- 得财买放(意思解释)
- 盖棺定论(意思解释)
- 屈一伸万(意思解释)
- 利锁名缰(意思解释)
- 丰屋之过(意思解释)
- 夙世冤家(意思解释)
- 五心六意(意思解释)
- 专精覃思(意思解释)
- 朝发暮至(意思解释)
- 自弃自暴(意思解释)
- 燕驾越毂(意思解释)
- 履汤蹈火(意思解释)
- 贻笑万世(意思解释)
- 连皮带骨(意思解释)
- 鸿俦鹤侣(意思解释)
- 俛拾地芥(意思解释)
- 至死靡它(意思解释)
- 搜章摘句(意思解释)
- 蹈仁履义(意思解释)
- 恣睢无忌(意思解释)
- 摇手触禁(意思解释)
- 引喻失义(意思解释)
※ 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烂若披掌 | 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 |
激扬清浊 | 见“激浊扬清”。 |
恨五骂六 | 泛指掷色子时咒骂坏点数的叫喊声。 |
老而不死 |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
挖肉补疮 |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
鸦默雀静 | 默:静默。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 |
雾里看花 |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
尖担担柴两头脱 | 脱:脱落。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 |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宜家宜室 |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
超群越辈 |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
一丸泥封函谷关 |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闭;关:关隘。用一个小泥丸就能把函谷关封闭。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
郑人买履 | 履:鞋。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
钟灵毓秀 | 钟:汇聚;集中;毓:孕育;产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
秦琼卖马 | 秦琼:人名。秦琼卖掉自己的坐骑。指英雄到了困境。 |
不伏烧埋 |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遇水叠桥 |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
自负其能 | 自负:自恃,自许。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才能。 |
天涯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
谦让未遑 | 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
没皮没脸 | 不知羞耻,不要脸面。 |
两厢情愿 | 两厢:双方;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都愿意;互不勉强。也作“两相情愿”。 |
倾肝沥胆 | 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
卖剑买犊 | 同“卖剑买牛”。 |
腰缠万贯 | 腰缠:随身携带;贯:钱串;古时穿钱用的绳索;一千文为贯。 形容钱财很多。 |
发喊连天 | 连天:与天相连。叫喊的声音直达天上。形容喊声宏大。 |
春来秋去 | 秋天过去,春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怯声怯气 | 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