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天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例子:《南齐书·高帝纪下》:“用获拯溺龛暴,一匡天下。”
基础信息
拼音yī kuāng tiān xià
注音一 ㄎㄨㄤ ㄊ一ㄢ ㄒ一ㄚˋ
感情一匡天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统一天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强文假醋(意思解释)
 - 咬文齧字(意思解释)
 - 撑天柱地(意思解释)
 - 筛锣擂鼓(意思解释)
 - 鸾胶凤丝(意思解释)
 -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意思解释)
 - 凤食鸾栖(意思解释)
 - 饥附饱扬(意思解释)
 - 津关险塞(意思解释)
 - 争名竞利(意思解释)
 - 纲纪废弛(意思解释)
 - 转侧不安(意思解释)
 - 兵无血刃(意思解释)
 - 谋听计行(意思解释)
 - 假眉三道(意思解释)
 - 沐仁浴义(意思解释)
 - 七相五公(意思解释)
 - 存心积虑(意思解释)
 - 伫候佳音(意思解释)
 - 疾痛惨怛(意思解释)
 - 一相情原(意思解释)
 - 自僝自僽(意思解释)
 - 掩面失色(意思解释)
 - 用行舍藏(意思解释)
 - 涓滴微利(意思解释)
 - 恋酒贪杯(意思解释)
 - 贪夫狥财(意思解释)
 - 绝域殊方(意思解释)
 
※ 一匡天下的意思解释、一匡天下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郢书燕说 |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 
| 布衣疏食 |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 
| 南金东箭 |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 
| 束肩敛息 | 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 
| 被坚执锐 |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 
| 一往而深 | 见“一往情深”。 | 
| 死灰槁木 | 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 | 
| 火树琪花 |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 
| 无名孽火 | 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 
| 东门黄犬 |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 一介儒生 | 一介:一个。一个小小的书生 | 
| 驱羊战狼 | 喻以弱击强。 | 
| 马耳东风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 
| 露才扬己 | 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 目牛游刃 | 游刃:刀刃游行于空隙之间。看到牛后游刃有余。比喻技艺精湛。 | 
| 桑土之谋 | 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 | 
| 买牛卖剑 | 见“买牛卖剑”。 | 
| 不忍卒读 |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 
| 卧榻岂容鼾睡 | 不能让别人在自己的床铺旁边呼呼大睡。比喻不能让别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 | 
| 非分之财 |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 
| 老鼠过街 | 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 风云突变 |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 
| 出一头地 |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 
| 神采飞扬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 寒蝉仗马 |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 骗口张舌 | 搬弄口舌。 | 
| 龙眉豹颈 | 形容勇士的长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