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提其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出处:《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
例子: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tí qí ěr
注音一ㄢˊ ㄊ一ˊ ㄑ一ˊ ㄦˇ
感情言提其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生死永别(意思解释)
 - 珍味佳肴(意思解释)
 - 拉人下水(意思解释)
 - 井井有法(意思解释)
 - 丧胆消魂(意思解释)
 - 簇锦团花(意思解释)
 - 明赏不费(意思解释)
 - 欺世钓誉(意思解释)
 - 养鹰飏去(意思解释)
 - 年经国纬(意思解释)
 - 行步如飞(意思解释)
 - 忍饥挨饿(意思解释)
 - 小户人家(意思解释)
 - 青女素娥(意思解释)
 - 和而不唱(意思解释)
 - 心不由己(意思解释)
 - 地尽其利(意思解释)
 - 行步如风(意思解释)
 - 何必当初(意思解释)
 - 离世异俗(意思解释)
 - 终身不渝(意思解释)
 - 能刚能柔(意思解释)
 - 指破迷团(意思解释)
 - 福寿绵绵(意思解释)
 - 丑态百出(意思解释)
 - 求人不如求己(意思解释)
 - 植党营私(意思解释)
 -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言提其耳的意思解释、言提其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马腹逃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 
| 朝来暮去 | 朝:早晨;暮:傍晚。黄昏过去清晨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 
| 寄颜无所 | 脸面没有地方放。犹言无地自容。 | 
| 遥遥在望 | 在望:在望中;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 
| 鹭约鸥盟 | 谓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 
| 破卵倾巢 | 碎裂鸟卵,倾覆鸟窠。比喻斩草除根,手段残忍。 | 
| 如狼牧羊 |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 
| 地动山摇 |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 栖丘饮谷 | 指隐逸山林。 | 
| 点胸洗眼 | 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 
| 言行不符 |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 
| 斯文扫地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 
| 计不旋跬 | 谓计谋的实现十分神速。 | 
| 肺肝如见 | 肺肝:肺腑,比喻内心。比喻心机与谋算统统被别人看出。 | 
| 孤形吊影 | 谓孤单一人。 | 
| 粗具梗概 | 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 
| 浮词曲说 | 浮:空虚不实;曲说:指言语偏激。虚浮不实的词句,偏颇不正的言论。 | 
| 搤臂啮指 | 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 
| 如火燎原 | 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 
| 不凉不酸 | 方言。形容态度冷漠。 | 
| 痴男怨女 | 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 
| 清净无为 | 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 
| 一片散沙 | 见“一盘散沙”。 | 
| 匹夫沟渎 |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沟渎”谓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 
| 断脰决腹 | 脰:颈;决:破。杀掉头,剖开腹。形容惨烈的死难。 | 
| 如切如磋 |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 
| 血流漂杵 | 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杵:旧时舂米的短木棰。 | 
| 工于心计 | 工:擅长。擅长用心谋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