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问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寻:探求。游山玩水。
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每日寻山问水,种竹浇花,酒送黄昏,棋消白昼。”
基础信息
拼音xún shān wèn shuǐ
注音ㄒㄨㄣˊ ㄕㄢ ㄨㄣˋ ㄕㄨㄟˇ
繁体尋山問水
感情寻山问水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游山玩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解释)
- 傅粉何郎(意思解释)
- 傲睨自若(意思解释)
- 无风作浪(意思解释)
- 一牛吼地(意思解释)
- 羊落虎口(意思解释)
- 妄自菲薄(意思解释)
- 谗言佞语(意思解释)
- 急敛暴征(意思解释)
- 党豺为虐(意思解释)
- 犯颜极谏(意思解释)
- 侧目而视(意思解释)
- 桃蹊柳曲(意思解释)
- 安神定魄(意思解释)
- 若隐若显(意思解释)
- 不测之罪(意思解释)
- 剑及履及(意思解释)
- 龙血玄黄(意思解释)
- 嗜杀成性(意思解释)
- 含毫命简(意思解释)
- 月貌花庞(意思解释)
- 舍命救人(意思解释)
- 欲擒故纵(意思解释)
- 负薪之忧(意思解释)
- 番来覆去(意思解释)
- 声誉鹊起(意思解释)
- 不步人脚(意思解释)
- 沾沾自好(意思解释)
※ 寻山问水的意思解释、寻山问水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淮南鸡犬 | 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
| 目无法纪 |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 捻土焚香 | 同“捻土为香”。 |
| 通时达务 | 谓了解客观形势。 |
| 逍遥自在 | 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
| 石尤风 | 打头逆风。 |
| 麟角凤距 | 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 |
| 白磨嘴皮 | 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
| 风语不透 | 形容异常严密。 |
| 相判云泥 | 判:分辨。形容差别很大,有天地之别。 |
| 以狸饵鼠 | 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必无成。 |
| 神会心融 | 犹言融会贯通。 |
| 骅骝开道 | 古代高级官僚出行,仪仗用马匹前导。 |
| 虚文缛节 | 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
| 熊罴百万 |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
| 杼柚之空 |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 |
| 睹微知著 | 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
| 慎终如初 | 慎:谨慎;如:像。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
| 指日成功 | 谓不久即可成功。 |
| 先下手为强 | 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
| 暗室逢灯 |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
| 餔糟歠醨 | ①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②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③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
| 生死关头 |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
| 头足倒置 | 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
| 忍饥受渴 | 忍受饥渴。形容极其艰难、贫困,苦苦度日。 |
| 倜傥不群 | 卓异不凡;出众。 |
| 并为一谈 |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 娇皮嫩肉 | 指肌肤细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