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硕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通儒达士。
出处:《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例子:《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部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rú shuò xué
注音ㄊㄨㄥ ㄖㄨˊ ㄕㄨㄛˋ ㄒㄩㄝˊ
繁体通儒碩壆
感情通儒硕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通儒达识、通儒达士
英语a great learned literate(a profound scholar)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神领意造(意思解释)
- 批逆鳞(意思解释)
- 酬功给效(意思解释)
- 狐埋狐扬(意思解释)
- 惨绿年华(意思解释)
- 初露头角(意思解释)
- 刻骨相思(意思解释)
- 亚肩迭背(意思解释)
- 根深柢固(意思解释)
- 狐埋狐搰(意思解释)
- 尺蠖之屈(意思解释)
- 蒲鞭之罚(意思解释)
- 遂心满意(意思解释)
- 不知丁董(意思解释)
- 弄性尚气(意思解释)
- 私相传授(意思解释)
- 小康人家(意思解释)
- 狼狈万状(意思解释)
- 侧足而立(意思解释)
- 七穿八烂(意思解释)
- 以水济水(意思解释)
- 好汉惜好汉(意思解释)
-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意思解释)
- 兵败将亡(意思解释)
- 平地波澜(意思解释)
- 神驰力困(意思解释)
- 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朽索驭马(意思解释)
※ 通儒硕学的意思解释、通儒硕学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不法古不修今 |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 鼾声如雷 | 鼾:熟睡时的鼻息声。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 |
| 桃李遍天下 |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
| 乐昌分镜 | 比喻夫妻分离。 |
| 百废具作 |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
| 漂泊无定 | 泊:停留。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
| 破门而出 | 打破门冲了出去。比喻坏人急迫地跳出来干坏事或比喻克服种种限制。 |
| 袒胸露背 | 敞开上衣,露出胳膊。 |
| 前车可鉴 | 指可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鉴:引申为教训。 |
| 宾来如归 | 宾客来此如归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
| 招是揽非 | 犹招是惹非。 |
| 目无尊长 |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
| 踔厉风发 | 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
| 百不一存 |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 横征暴赋 | 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
| 巧诈不如拙诚 |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
| 能言善辩 |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
| 放诞任气 | 放诞:行为放肆,语言荒唐;任气:放纵意气。比喻言行放纵、任性,不守规矩。 |
| 讷口少言 | 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
| 赁耳佣目 | 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
| 各打五十大板 | 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
| 看碧成朱 | 碧:青绿色;朱:大红色。把绿的看成红的。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
| 折而族之 | 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
| 隐约其辞 | 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 |
| 和和气气 | 态度平顺温和。 |
| 高名大姓 |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
|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
| 履霜之戒 |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