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都大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出处: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例子: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清 黄宗羲《万里寻兄记》)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dū dà yì
注音ㄊㄨㄥ ㄉㄨ ㄉㄚˋ 一ˋ
感情通都大邑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大城市。
近义词通邑大都
反义词偏乡僻壤
英语metropolitan cities(large city)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藏头护尾(意思解释)
- 无利可图(意思解释)
- 势如劈竹(意思解释)
- 左挈右提(意思解释)
- 秘而不宣(意思解释)
- 誉不绝口(意思解释)
- 滴粉搓酥(意思解释)
- 兄友弟恭(意思解释)
- 国仇家恨(意思解释)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意思解释)
- 立业安邦(意思解释)
- 易于反掌(意思解释)
- 卬头阔步(意思解释)
- 因公假私(意思解释)
- 温良恭俭让(意思解释)
- 桂薪玉粒(意思解释)
- 同然一辞(意思解释)
-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意思解释)
- 无所忌讳(意思解释)
- 胸有邱壑(意思解释)
- 粉妆玉砌(意思解释)
- 轰天烈地(意思解释)
- 不足轻重(意思解释)
- 徘徊歧路(意思解释)
- 白白朱朱(意思解释)
- 攀今比昔(意思解释)
- 笨嘴笨腮(意思解释)
- 枝干相持(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的意思解释、通都大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入门问讳 |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
| 涸泽而渔 |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
| 朋比作奸 | 见“朋比为奸”。 |
| 柳腰花态 |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
| 至理名言 |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
| 家反宅乱 | 见“家烦宅乱”。 |
| 披林撷秀 | 犹言去粗存精。 |
| 老女归宗 | 归宗:回家探亲。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 |
| 心肝宝贝 | 指十分亲密的人或事物。 |
| 夸大其辞 | 见“夸大其词”。 |
| 天华乱坠 | 见“天花乱坠”。 |
| 雪窗萤几 |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
| 以螳挡车 | 用螳螂的胳膊来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
| 火眼金睛 |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
| 杳无踪影 | 同“杳无踪迹”。 |
| 攀藤附葛 |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
| 金貂换酒 |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
| 杀人越货 | 杀害人命;抢夺财物。指匪盗行径。 |
| 晨提夕命 | 犹言朝夕教诲。 |
| 具瞻所归 | 具:同“俱”,全;瞻:视;所归:所向。为众人所敬慕、瞻仰。 |
| 骁勇善战 | 勇猛;善于战斗。骁勇:勇猛矫健;善:善长。 |
| 勤勤恳恳 |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
| 画荻教子 |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
| 挟筴读书 | 挟:夹持;筴:同“策”,古代简册、书籍。手拿图书,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
| 快刀斩乱丝 | 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快刀斩乱麻”。 |
| 再接再历 | 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同“再接再砺”。 |
| 身无长物 | 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 |
| 嫉恶若仇 | 见“嫉恶如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