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砚磨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例子:明·王玉峰《焚香记·看榜》:“乌纱白发人争羡,须知铁砚磨穿。”
基础信息
拼音tiě yàn mó chuān
注音ㄊ一ㄝˇ 一ㄢˋ ㄇㄛˊ ㄔㄨㄢ
繁体鐵硯磨穿
感情铁砚磨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恒心。
近义词磨穿铁砚
英语grinding a hole in an iron inkslab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切切私语(意思解释)
- 职务繁杂(意思解释)
- 不期而同(意思解释)
- 吹角连营(意思解释)
- 北门之寄(意思解释)
- 区区此心(意思解释)
- 眉花眼笑(意思解释)
- 系马埋轮(意思解释)
- 重山复岭(意思解释)
- 来无影,去无踪(意思解释)
- 以功补过(意思解释)
- 白璧青蝇(意思解释)
- 没轻没重(意思解释)
- 门堪罗雀(意思解释)
- 天之僇民(意思解释)
- 力排众议(意思解释)
- 捶胸跌足(意思解释)
- 五经扫地(意思解释)
- 言不谙典(意思解释)
- 歪嘴和尚瞎念经(意思解释)
- 生死予夺(意思解释)
- 不可偏废(意思解释)
- 三三四四(意思解释)
- 羽毛未丰(意思解释)
- 堂皇正大(意思解释)
- 巾帼英雄(意思解释)
- 捉衿见肘(意思解释)
- 欲盖弥彰(意思解释)
※ 铁砚磨穿的意思解释、铁砚磨穿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使贤任能 |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
声气相求 | 指志同道合,意气相投。 |
同日而道 | 同“同日而论”。 |
静水流深 |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
麒麟阁 | 汉代阁名,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勋或最高的荣誉。 |
不打不成相识 |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心高气傲 | 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
赳赳武夫 | 赳赳:雄壮威武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的勇士。 |
放僻淫佚 | 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 |
轻手蹑脚 | 见“轻手软脚”。 |
倚闾之望 |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
神郁气悴 | 精神郁结劳悴。 |
堆案盈几 |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
物竞天择 | 达尔文进化论。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 |
扫墓望丧 |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 酷吏传 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
消声匿影 |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
过府冲州 | 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
调三窝四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
盖头换面 | 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
众流归海 |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
一座皆惊 | 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
执经叩问 | 叩问:询问。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
下不为例 | 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
七死八活 |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
步人后尘 | 步:踏;踩;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沿袭别人。 |
品头评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
瓦解冰消 | 比喻完全消逝或彻底崩溃。 |
承欢膝下 | 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