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铁杵磨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2、截铁斩钉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古尊宿语录》第22卷:“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
3、铜头铁臂见“铜头铁额”。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4、咬钉嚼铁比喻意志坚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5、铁板铜琶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绰铜琶”和“铁板铜弦”。清·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6、斩钉切铁同“斩钉截铁”。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又是一声‘不许动!’那么斩钉切铁,比前几次严厉多了。?
7、铜围铁马比喻坚固的阵势。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
8、铁板一块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变。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尽管在过去同生死,共患难,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9、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清·感惺《游侠传·侠圆》:“有这两位豁刺刺的大头脑做我的铁壁铜山,难道这小小官儿,不让我自由做做么?”
10、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形容不易动感情或冷漠无情。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11、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12、金戈铁马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13、破铜烂铁①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②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清·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之。”
14、铁腕人物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大都觉得工人们被陆明挑逗起来的不满情绪随着铁腕人物甩出的那个清脆见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烟消云散了。”
15、铁树开华见“铁树开花”。《续传灯录·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梁翰别郡守曾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
16、铜筋铁骨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17、铁钉铁铆确凿可信。
18、削铁如泥削铁就像削泥巴似的。形容刀器极其锋利。明 范受益《寻亲记》:“纯钢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19、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20、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21、蕤宾铁响以之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 琵琶》:“武宗初,朱崖李太慰有乐吏廉郊者……郊尝宿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于池上,弹《蕤宾调》……忽有一物锵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之,乃一片方响,盖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
22、铁板铜弦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清·蒋士铨《临川梦·提纲》:“铁板铜弦随手弄,娄江有个人知重。”
23、铁板歌喉形容豪迈的演唱。清·郑燮《道情》曲之七:“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24、金戈铁甲同“金戈铁马”。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25、买铁思金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浊爱缠心,盲修瞎炼,期望身后升天。这便是买铁思金,定见沉沦永劫。”
26、铁鞋踏破比喻长途跋涉,到处寻求。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便天涯海崖,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铁鞋踏破三千界。”
27、银山铁壁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个银山铁壁。”
28、铁心铁意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29、砸锅卖铁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现在不是五八年炼钢铁那阵子,一声号令,千军万马,砸锅卖铁跟你上。”
30、铜唇铁舌比喻雄辩的口才。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31、铁打心肠谓心肠像铁铸成的。形容人刚强的秉性。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八出:“望断天涯无故人,便做铁打心肠珠泪倾。”
32、金戈铁骑见“金戈铁马”。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33、废铜烂铁一堆破烂金属。借指无用的东西。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残缺不全的凿岩机,卷扬机,糟电线,破桌子,铁锈斑斑的破罐笼,还有一堆堆废铜烂铁,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
34、铁石心肝见“铁石心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3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6、铁心木肠见“铁心石肠”。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37、钉嘴铁舌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38、寸铁杀人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
39、恨铁不成钢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40、铁壁铜墙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41、铁砚磨穿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42、化铁为金化:变。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明·刘基《郁离子·化铁之术》:“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
43、斩钉截铁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44、铜筋铁肋见“铜筋铁骨”。明·宋濂《秦士录》:“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45、铁嘴钢牙比喻能言善辩。《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46、汤池铁城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47、铁棒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48、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49、铮铮铁汉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50、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51、顽铁生光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52、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他爹爹名叫卞龙,自称是‘铁公鸡’,乃刻薄成家,真是一毛儿不拔。”
53、铁板钉钉①犹言硬碰硬。比喻说话办事坚决、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论。范乃成《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老汉]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三个字:‘我反对!’”
54、吾膝如铁比喻刚强不屈。《元史·李齐传》:“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
55、钢浇铁铸比喻坚毅顽强。光未然《英雄钻井队》诗:“钢浇铁铸的活雷锋啊!抖一抖满身的泥土,又投入火热的斗争。”
56、铁郭金城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57、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8、铁肠石心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唐·皮日休《桃花赋》序:“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59、南山铁案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60、踏破铁鞋无觅处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