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佛会伤心,石雕的人会掉泪。形容极其悲惨可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这场哭,直哭得铁佛伤心,石人落泪……大约要算这位姑娘从她父亲死后,直到如今,憋了许多年的第一副热泪。”
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3、咬钉嚼铁比喻意志坚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4、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5、铜城铁壁见“铜墙铁壁”。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
6、点金作铁见“点金成铁”。清·朱之瑜《答野传书》之八:“尊作遵命僭笔改窜奉上,仍恐点金作铁,贻笑后人耳。”
7、铜唇铁舌比喻雄辩的口才。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8、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清·感惺《游侠传·侠圆》:“有这两位豁刺刺的大头脑做我的铁壁铜山,难道这小小官儿,不让我自由做做么?”
9、冷面寒铁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明史·周新传》:“敢言词多所弹颏,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10、买铁思金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浊爱缠心,盲修瞎炼,期望身后升天。这便是买铁思金,定见沉沦永劫。”
11、铁腕人物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大都觉得工人们被陆明挑逗起来的不满情绪随着铁腕人物甩出的那个清脆见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烟消云散了。”
12、铜心铁胆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
13、金书铁券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唐·罗隐《代武肃王钱缪谢赐铁券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
14、踏破铁鞋无觅处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5、顽铁生辉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
16、银钩铁画同“铁画银钩”。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17、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18、铁网珊瑚比喻搜罗珍奇。唐·李商隐《碧城》诗:“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19、铁面御史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宋史·赵抃传》:“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20、铁板铜弦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清·蒋士铨《临川梦·提纲》:“铁板铜弦随手弄,娄江有个人知重。”
21、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22、铁石心肝见“铁石心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23、铁板钉钉①犹言硬碰硬。比喻说话办事坚决、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论。范乃成《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老汉]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三个字:‘我反对!’”
24、铜筋铁骨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25、乘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
26、铁绰铜琶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板铜琶”。
27、铁面枪牙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明 李贽《咏古》之一:“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
28、寸兵尺铁喻微小的武力。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29、趁热打铁趁铁烧红的时候锤打它;比喻不失时机抓紧去做。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30、手无寸铁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31、铜山铁壁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32、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33、铜筋铁肋见“铜筋铁骨”。明·宋濂《秦士录》:“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34、铜头铁臂见“铜头铁额”。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35、铜铸铁浇见“铜浇铁铸”。张英《老年突击队》:“大炮师傅,我们年轻人是铜铸铁浇的,这点辛苦算得什么!”
36、铁嘴钢牙比喻能言善辩。《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37、嚼铁咀金说话斩截。
38、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形容不易动感情或冷漠无情。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39、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十八张冤状在此,铁证如山,老贼还有何辩!”
40、铁笔无私谓执笔判案不徇私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五个鬼齐齐的走上前去,照手一抢,把管笔夺将下来,说道,‘铁笔无私。’”
41、铮铮铁汉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42、铜墙铁壁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43、斩钉截铁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44、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他爹爹名叫卞龙,自称是‘铁公鸡’,乃刻薄成家,真是一毛儿不拔。”
45、铁肠石心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唐·皮日休《桃花赋》序:“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46、顽铁生光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47、砸锅卖铁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现在不是五八年炼钢铁那阵子,一声号令,千军万马,砸锅卖铁跟你上。”
48、金戈铁马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49、磨穿铁鞋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
50、铁马金戈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51、铁砚磨穿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52、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53、寸铁在手寸铁:很短的兵器。手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
54、银山铁壁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个银山铁壁。”
55、铁板歌喉形容豪迈的演唱。清·郑燮《道情》曲之七:“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56、针头削铁形容极力刮削搜刮。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若不是针头削铁将身惫,只怕你刀头餂蜜将人害。”胡士莹校注:“形容刮皮刻薄之至。为旧时俗语,明代已有之。《一笑散·夺泥燕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57、汤池铁城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58、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59、铜壁铁墙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60、伸钩索铁伸:伸直;索:绞合。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