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例子: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基础信息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ㄕˊ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感情他山之石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之”,不能写作“知”。
近义词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反义词重蹈覆辙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成双作对(意思解释)
 - 孳孳不倦(意思解释)
 - 没脸没皮(意思解释)
 - 冲昏头脑(意思解释)
 - 掐尖落钞(意思解释)
 - 门生故旧(意思解释)
 - 木梗之患(意思解释)
 - 兴讹造讪(意思解释)
 - 咽苦吞甘(意思解释)
 - 久别重逢(意思解释)
 - 一身做事一身当(意思解释)
 - 文如其人(意思解释)
 - 男婚女聘(意思解释)
 - 群雄逐鹿(意思解释)
 - 搜索枯肠(意思解释)
 - 春去夏来(意思解释)
 - 贫贱之知(意思解释)
 - 日出不穷(意思解释)
 - 无所不尽其极(意思解释)
 - 人言籍籍(意思解释)
 - 迁风移俗(意思解释)
 - 待时而动(意思解释)
 - 苟且偷生(意思解释)
 - 慨然应允(意思解释)
 - 江水不犯河水(意思解释)
 - 缓歌缦舞(意思解释)
 - 电卷风驰(意思解释)
 - 入主出奴(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的意思解释、他山之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不分伯仲 | 分不出第一第二。 | 
| 礼仪之邦 |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 
| 鼎玉龟符 |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 
| 枉费唇舌 | 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 
| 毁方投圆 | 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 
| 驰骋疆场 | 驰骋:奔驰。疆场:战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 | 
| 桃花人面 |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 
| 高飞远走 | 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 
| 诸有此类 | 犹言诸如此类。 | 
| 攧扑不破 |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 
| 东拼西凑 | 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也形容经济小为应急需到处挪借。 | 
| 珠围翠绕 | 珍珠、翡翠团团围绕。形容豪华、富贵或女子服饰华丽。也形容美女侍从众多。 | 
| 攀辕扣马 | 攀:牵挽;扣:套住。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 | 
| 明镜高悬 | 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称颂官吏审案严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锐;明察秋毫;公正无私。 | 
| 旷日长久 | 历时长久,久经时日。 | 
| 喜愠不形于色 | |
| 成王败寇 | 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草寇。 | 
| 横拖倒拽 |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 
| 左对孺人,右顾稚子 | 孺人:对妇女的尊称,借指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顾小孩。指家庭生活。 | 
| 诡雅异俗 | 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 
| 龟玉毁椟 |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 
| 兵多者败 | 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 | 
| 柔媚娇俏 | |
| 不敢掠美 |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 既来之,则安之 |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 
| 推宗明本 | 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 | 
| 心地善良 |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 
| 猪突豨勇 | 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