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墨败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贪墨:贪冒,贪图财利。贪图财利,败坏法度。
出处:《宋史·景素·王信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
基础信息
拼音tān mò bài dù
注音ㄊㄢ ㄇㄛˋ ㄅㄞˋ ㄉㄨˋ
繁体貪墨敗度
感情贪墨败度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肩劳任怨(意思解释)
 - 顿足捶胸(意思解释)
 - 弓调马服(意思解释)
 - 贫而乐道(意思解释)
 - 故人之意(意思解释)
 - 东藏西躲(意思解释)
 - 闻一知二(意思解释)
 - 日进不衰(意思解释)
 - 三省吾身(意思解释)
 - 踞炉炭上(意思解释)
 - 众星拱北(意思解释)
 - 兴趣盎然(意思解释)
 - 陷入僵局(意思解释)
 - 炊沙镂冰(意思解释)
 - 幽明异路(意思解释)
 - 斗艳争妍(意思解释)
 - 枕曲藉糟(意思解释)
 - 一片漆黑(意思解释)
 - 三江七泽(意思解释)
 - 代拆代行(意思解释)
 - 知羞识廉(意思解释)
 - 甘雨随车(意思解释)
 - 枉辔学步(意思解释)
 - 爱者如宝(意思解释)
 - 昧旦晨兴(意思解释)
 - 先斩后奏(意思解释)
 - 乞骸骨(意思解释)
 - 居利思义(意思解释)
 
※ 贪墨败度的意思解释、贪墨败度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日丽风清 |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 
| 雕风镂月 | 刻意吟风弄月。 | 
| 围魏救赵 |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 
| 先圣先师 | 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 
| 禅絮沾泥 |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 
| 有嘴无心 | 犹言有口无心。 | 
| 齐家治国 |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 
| 先意承旨 |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 方兴未已 | 见“方兴未艾”。 | 
| 珥金拖紫 | 珥:插;拖:下垂。插金珰,拖紫袍。指官位显赫。 | 
| 一时戏言 | 偶然开玩笑的话 | 
| 负薪救火 |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 
| 矫世励俗 |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 
| 孤魂野鬼 | 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 | 
| 云散风流 |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 
| 魂飞胆丧 | 同“魂飞魄散”。 | 
| 以戈舂黍 | 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 
| 连三接二 | 犹言接连不断。 | 
| 宿将旧卒 | 宿将:有丰富经验的老将。指有丰富经验的将领和士兵。 | 
| 言行相副 | 见“言行相符”。 |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 榆木脑袋 | 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 
| 祖宗家法 | 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 | 
| 观场矮人 | 谓见识浅鄙者。 | 
| 连三接五 | 同“连三接二”。 | 
| 鹊巢鸠踞 | 同“鹊巢鸠居”。 | 
| 利析秋毫 |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