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败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败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反败为功反:翻转,回转。扭转败局转为胜利。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臣有一计,可以反败为功。”
2、成败论人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3、伤风败化见“伤风败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当作‘情’字,所以作出伤风败化的事来,还自谓风月多情,无关紧要。”
4、颓垣败壁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恨海》第六回:“走了半里多路,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
5、转败为成见“转败为功”。《云笈七签》卷九:“径直易行,由之得进,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转败为成,经纬相会也。”
6、心灰意败犹心灰意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
7、成败利钝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8、出豕败御出:突然出来;御:马车。突然冲出一头野猪使马车翻车。比喻受到意外事故发生使事情失败。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王子于期齐辔而进之,彘突出于沟中,马惊驾败。”
9、事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明·梁辰鱼《浣纱记·乞降》:“九仞为山,功亏一篑,料想不劳而集,事败垂成。”
10、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宋 无名氏《释常谈 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1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珍宝;败絮:破烂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明 刘基《诚意伯集 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12、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13、节节败退形容接连失败退缩。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南北两战场节节败退,长江要塞节节失守。”
14、骄兵必败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15、气急败丧同“气急败坏”。茅盾《子夜》十五:“桂长林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
16、伤风败俗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17、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18、败国丧家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19、败俗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参见“败俗伤化”。
20、破家败产犹言倾家荡产。宋·秦观《清和先生传》:“坐与先生为党而被罪者不可胜数,其相欢而奉先生者,或至于破家败产而不悔。”
21、败将残兵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明 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22、颓垣败井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群的羊在那里吃草,颓垣败井,廊庑倾欹。”
23、兵多者败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清 赵翼《陔馀丛考》:“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差兵过多则号令不齐,气势不贯,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24、败柳残花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休猜做败柳残花。”
25、鱼馁肉败馁:鱼臭烂;败:肉腐烂。鱼烂肉腐。泛指变质的食物。《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26、隳节败名隳:毁坏。节:气节。指毁掉、败坏自己的气节和名誉。
27、成败荣枯荣枯:茂盛和枯萎。成功和失败,茂盛和枯萎。指世事的变迁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他他天也有昼夜阴晴,是是是人也有吉凶祸福,来来来我也有成败荣枯。”
28、坐视成败见“坐观成败”。《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29、转败为胜变失败为胜利。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30、不分胜败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31、亡国败家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32、败不旋踵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唐 卢照邻《三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33、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3章:“由于主将首先逃走,江西全线孙(传芳)军俄然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34、不败之地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35、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参见“败国丧家”。
36、毁风败俗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晋书 刘毅传》:“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
37、家败人亡家庭败落,家人死亡。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回:“你既来投托蒋太太,你在蒋府里静坐罢了,你却遥地里去串人家,致得人家败人亡。”
38、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形容失败惨重。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蒋介石打伤了脚,坐飞机回广东去了。”
39、败俗伤化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汉书 叙传下》:“侯服玉食,败俗伤化。”
40、俏成俏败近似于成或败,谓非真成真败。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生于俏。”
41、功败垂成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晋书 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42、残兵败将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43、优胜劣败优:优良;与“劣”相对。原指生物界演变进化过程中;优良的获得胜利向前发展;低劣的终于失败而被淘汰。后用以说明人类社会的竞争现象。有时指“弱肉强食”。清 吴趼人《痛史》第一回:“优胜劣败,取乱侮亡,自不必说。”
44、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45、败井颓垣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鲁迅《集外集 <题三义塔>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46、败德辱行败坏道德和操守。
47、屡战屡败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48、百战百败指每战必败。《汉书 萧何传》:“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49、残花败柳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50、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无如愚夫愚妇始终不悟耳。”
51、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地:地位。指人处在不会失败的境地上。孙武《孙子 军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52、残兵败卒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战败后剩余的兵卒。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杨铁刀恃着凶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残兵败卒,约有二千余众,向北而驰,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赶上。”
53、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54、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1回:“单枪匹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55、败法乱纪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56、原形败露本来面目暴露出来。唐浩明《曾国藩》第一部第九章四:“高疤脸先想以一个老实胆小的小商贩的面目混过厘卡,现在见原形败露,知道哀求无用,只有狠心出一笔大钱来买通。”
57、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办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58、鹤亦败道仙鹤败坏仙道。指万物皆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冷斋夜话》:“渊材嗟咨曰:‘鹤亦败道!’”
59、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萧何。”
60、伤化败俗败坏教化和风俗。《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发、雍乐成之徒,犹夏齿列,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