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度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刘郎前度诗文中以之称去而复来的人。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归来已是晋代。后刘等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2、气度不凡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3、廓达大度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4、征敛无度征:征收。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5、随时度势随:顺从;度:估量。根据当时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6、宽宏大度指待人宽厚,度量大。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7、程门度雪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8、恢廓大度恢廓: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后汉书·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9、虚度年华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忆邓拓 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10、以己度人度:推测;猜测。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11、揣时度力揣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明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度力,屡欲乞归。”
12、雍容大度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13、风度翩翩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14、前度刘郎度:次,回。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来的人。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5、宽洪大度见“宽宏大度”。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洪大度,何所不容,便唤几个来唱于俺听,学士休听便了。”
16、挥霍无度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不敢交与他。”
17、付诸度外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18、量时度力衡量时势,估计力量。《元史·太宗本纪》:“帝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19、豁达大度豁达:开朗;大度:气量大。形容人心的开阔;有度量;能容人。晋 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20、铢量寸度同“铢称寸量”。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铢量寸度,石丈必差,操券责偿,曷以见天地之大哉。”
21、糊口度日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五代史评话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
22、暗度陈仓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23、淫荒无度无度:没有节制。形容酗酒淫乱,没有节制,生活糜烂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24、叔度陂湖《后汉书 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叔度,黄宪字。后以喻人度量宽大。《后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25、正法直度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26、度日如岁同“度日如年”。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27、相时度力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28、弃之度外谓根本不放在心上。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周孔之业,弃之度外。”
29、进退可度见“进退有度”。《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30、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31、度德量力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32、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33、宽怀大度胸怀宽阔,度量大。郭澄清《大刀记》第五章:“他怎能不对主子的‘宽怀大度’感激涕零?”
34、度己以绳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35、大度包容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36、致之度外指不放在心上。同“置之度外”。《北史 薛辩传》:“朕且含养,致之度外,勿以言辞相析。”
37、林下风度称颂妇女娴雅飘逸的风采。沈从文《菜园》:“母亲还是同样的不失林下风度。”
38、荒淫无度荒淫:指贪恋酒色;无度:没有节制。酗酒淫乱;没有节制。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39、付之度外谓置于胸臆之外,不加考虑。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40、大明法度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41、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42、询谋咨度询:询问;谋:商量;咨:咨询;度:推测。咨询谋议,商讨衡量。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但海性既偏执,又不能询谋咨度,喜自用。”
43、超度众生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44、调度征求调度:征敛赋税;征求:征敛需索。指征敛赋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帝纪》:“其令大司农绝今岁调度征求,及前年所调未毕者,勿复收责。”
45、鉴影度形观察揣度人的形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46、量力度德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47、大度豁达大度:气量大;豁达:开朗。形容人宽宏开通,有度量,能容人。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
48、详情度理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49、当世才度当世:当代,现世。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亦作“当世才具”。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肇传》:“肇有当世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
50、审时度势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51、进退中度见“进退有度”。《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52、揆情度理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宋 彭龟年《止堂集 祭陈克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鉴之明;泛酬曲应,如衡之平。”
53、揆时度势审度时势。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54、长才广度指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55、金针度人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56、虚实失度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
57、审几度势省察事机,揣度形势。明·张居正《陈六事疏》:“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58、宽豁大度胸怀宽阔,度量大。水运宪《祸起萧墙》七:“他们总算保持住了宽豁大度的神态。”
59、置诸度外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60、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