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度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度日如岁同“度日如年”。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2、长才广度指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3、叔度陂湖《后汉书 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叔度,黄宪字。后以喻人度量宽大。《后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4、正法直度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5、询谋咨度询:询问;谋:商量;咨:咨询;度:推测。咨询谋议,商讨衡量。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但海性既偏执,又不能询谋咨度,喜自用。”
6、付诸度外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7、昼度夜思日夜思量。《新唐书·李绛传》:“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将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有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十二。”
8、高识远度识:见识。见识高超,器度深远。《周书·张轨传》:“宇文公文足经国,武可定乱。至于高识远度,非愚管所测。”
9、诛求无度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10、当世才度当世:当代,现世。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亦作“当世才具”。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肇传》:“肇有当世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
11、廓达大度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12、气度不凡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13、大度包容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14、金针度人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15、宽豁大度胸怀宽阔,度量大。水运宪《祸起萧墙》七:“他们总算保持住了宽豁大度的神态。”
16、大明法度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17、度外之人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18、进退中度见“进退有度”。《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19、穿荆度棘穿:穿越;度:通“渡”,越过。穿越荆棘丛生的地带。形容旅途艰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东寻西找。”
20、春风一度度:次,回。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21、量力度德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22、相时度力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23、进退有度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24、吃穿用度指日常衣食费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他近日所见的这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25、大度汪洋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妹子细观姐姐举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将来必有非常奇遇。”
26、虚实失度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
27、林下风度称颂妇女娴雅飘逸的风采。沈从文《菜园》:“母亲还是同样的不失林下风度。”
28、巴山度岭指爬山越岭。《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
29、恢宏大度恢:宽广;大。心胸开阔;气量宏大。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放着这等一位恢宏大度的何箫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30、前度刘郎度:次,回。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来的人。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31、度长絜短见“度长絜大”。唐·刘知畿《史通·称谓》:“但以地处函夏,人传正朔,度长絜短,魏实居多。”
32、一年一度谓每年一次。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33、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 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至于人。”
34、普度众生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35、宽怀大度胸怀宽阔,度量大。郭澄清《大刀记》第五章:“他怎能不对主子的‘宽怀大度’感激涕零?”
36、祖宗法度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宣各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迁爵赏。”
37、刘郎前度诗文中以之称去而复来的人。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归来已是晋代。后刘等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38、以己度人度:推测;猜测。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39、规求无度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
40、铢量寸度同“铢称寸量”。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铢量寸度,石丈必差,操券责偿,曷以见天地之大哉。”
41、付之度外谓置于胸臆之外,不加考虑。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42、揆时度势审度时势。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43、揆理度势衡量道理,揣度情势。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44、详情度理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45、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46、度长絜大谓比量长短大小。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47、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48、丰度翩翩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清 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回:“旁观的人,见十余部马车络绎而来,末后一部车上坐着秋谷,精神轩翥,丰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灵和疏柳,张绪当年。”
49、不可揆度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50、贪墨败度贪墨:贪冒,贪图财利。贪图财利,败坏法度。《宋史·景素·王信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
51、淫荒无度无度:没有节制。形容酗酒淫乱,没有节制,生活糜烂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52、弃之度外谓根本不放在心上。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周孔之业,弃之度外。”
53、征敛无度征:征收。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54、置诸度外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55、风度翩翩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56、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57、盘游无度盘游:游乐;度:限度。耽于游乐,没有限度。《尚书·五子之歌》:“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58、大度豁达大度:气量大;豁达:开朗。形容人宽宏开通,有度量,能容人。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
59、审几度势省察事机,揣度形势。明·张居正《陈六事疏》:“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60、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