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发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例子:清·高珩《<聊斋志异>序》:“不止诗书发冢,《周官》资篡而已。”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shū fà zhǒng
注音ㄕ ㄕㄨ ㄈㄚˋ ㄓㄨㄥˇ
繁体詩書發塚
感情诗书发冢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诗礼发冢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内省不疚(意思解释)
- 旦旦而伐(意思解释)
- 转瞬之间(意思解释)
- 声气相投(意思解释)
- 田月桑时(意思解释)
- 得休便休(意思解释)
- 大海一针(意思解释)
- 洁白无瑕(意思解释)
- 江河行地(意思解释)
- 停妻再娶(意思解释)
- 节节败退(意思解释)
- 摇摇摆摆(意思解释)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意思解释)
- 面谀背毁(意思解释)
- 志广才疏(意思解释)
- 渺不足道(意思解释)
- 视若无睹(意思解释)
- 面从后言(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意思解释)
- 安于一隅(意思解释)
- 此问彼难(意思解释)
- 饥寒交至(意思解释)
- 死亡枕藉(意思解释)
- 膏梁纨袴(意思解释)
- 茫茫荡荡(意思解释)
- 舟中敌国(意思解释)
- 目不暇给(意思解释)
- 日来月往(意思解释)
※ 诗书发冢的意思解释、诗书发冢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宏材大略 | 见“宏才大略”。 |
希奇古怪 | 奇怪而罕见。 |
一剑之任 | ①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②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
秤薪而爨 | 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东驰西击 | 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
残章断简 |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同“断编残简”。 |
穿一条裤子 | 比喻两人关系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样的态度。 |
眉目分明 |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容貌清楚。形容面容端正清晰。 |
游戏尘寰 | 犹言游戏人间。 |
引以为荣 | 以此事为光荣。 |
凿壁悬梁 | 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
剪发披缁 | 亦作“剪发被褐”。削发,身着僧尼服装。谓出家为僧尼。 |
莫展一筹 |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
操切从事 | 操:做。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
疮疥之疾 | 疮:疮疖;疥:疥疮;疾:疾病。比喻轻微的祸患。 |
凶终隙末 | 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
神魂荡飏 | 形容精神飘忽。 |
云起雪飞 |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
一体知悉 | 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
研精殚力 | 同“研精竭虑”。 |
乍毛变色 | 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
心长力弱 |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
救人须救彻 | 救:援助,挽救;彻:彻底。比喻救助别人应该做得彻底,不能半途而废 |
瞻顾前后 |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兼顾前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
休声美誉 | 休:美好。美好的声誉。 |
贻燕之训 | 燕:通“宴”,安逸,安闲。留下安逸的教训。指告诫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飞黄腾达。 |
深壁固垒 | 犹深沟高垒。 |
掀天扑地 | 掀起天,扑打地。比喻专权跋扈,气焰嚣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