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三分鼎足浑是梦,踪迹空留在人间。”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
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
感情三分鼎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三足鼎立。
近义词三分鼎立
英语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表里相应(意思解释)
 - 返璞归真(意思解释)
 - 争风吃醋(意思解释)
 - 思潮起伏(意思解释)
 - 未能免俗(意思解释)
 - 破壁飞去(意思解释)
 - 城府深沉(意思解释)
 - 夜郎自大(意思解释)
 - 渴而穿井(意思解释)
 - 纸包不住火(意思解释)
 - 不期而遇(意思解释)
 - 齿弊舌存(意思解释)
 - 徒托空言(意思解释)
 - 势不可挡(意思解释)
 - 女大十八变(意思解释)
 - 回光返照(意思解释)
 - 身不遇时(意思解释)
 - 避重就轻(意思解释)
 - 依然如故(意思解释)
 - 不堪一击(意思解释)
 - 寄生虫(意思解释)
 - 临阵脱逃(意思解释)
 - 及笄年华(意思解释)
 - 忙里偷闲(意思解释)
 - 投鼠忌器(意思解释)
 - 有条不紊(意思解释)
 - 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解释)
 - 口讲指画(意思解释)
 
※ 三分鼎足的意思解释、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雨零星乱 | 同“雨零星散”。 | 
| 鼓舌扬唇 |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 
| 无病自炙 | 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脑。 | 
| 挂羊头,卖狗肉 |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 
| 丘壑泾渭 | 丘壑:山丘与坑谷;泾渭:泾水和渭水,比喻是非。比喻对事物的高低是非分得清。 | 
| 餐腥啄腐 | 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 
| 雁足留书 | 大雁脚上系有书信。 | 
| 风斯在下 | 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 
| 喑呜叱咤 | 喑呜:怀怒气;叱咤:发怒时的叫喊声。指厉声怒喝 | 
| 一室生春 | 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 
| 迁善远罪 | 犹言向善而远离罪恶。 | 
| 遗编坠简 | 同“遗编断简”。 | 
| 麦秀黍离 | 哀伤亡国之辞。 | 
| 分我杯羹 |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 卖刀买牛 | 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 
| 矜功伐能 |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 
| 言必信,行必果 |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 
| 进退失踞 | 同“进退无据”。 | 
| 事实胜于雄辩 |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 
| 唐虞之治 |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 
| 平静无事 | 形容非常安全,没有事情发生 | 
| 郢人运斧 | 同“郢匠挥斤”。 | 
| 蚁集蜂攒 |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 
| 大块朵颐 | 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 | 
| 归遗细君 | 归:回家;遗:给予;细君:妻子。指夫妻情深。 | 
| 横槊赋诗 | 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 
| 无所忌惮 | 惮:怕。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 
| 蜜里调油 | 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