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将征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遣兵调将”。
出处: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七回:“原来魏主嗣欲乘丧南侵,报复旧怨,因将宋史执回,即日遣将征兵,进攻滑台。”
基础信息
拼音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注音ㄑ一ㄢˇ ㄐ一ㄤ ㄓㄥ ㄅ一ㄥ
繁体遣將征兵
感情遣将征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调动安排人事。
近义词遣将调兵
英语dispose manpower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地神明(意思解释)
- 各个击破(意思解释)
- 打个照面(意思解释)
- 文人学士(意思解释)
- 患难见知己(意思解释)
- 雪中送炭(意思解释)
- 鼍鸣鳖应(意思解释)
- 神兵天将(意思解释)
- 从令如流(意思解释)
- 胆惊心战(意思解释)
- 脏污狼藉(意思解释)
- 旁蒐远绍(意思解释)
- 齿甘乘肥(意思解释)
- 不亦善夫(意思解释)
- 立锥之地(意思解释)
- 香车宝马(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意思解释)
- 凤表龙姿(意思解释)
- 万马齐喑(意思解释)
- 耻居人下(意思解释)
- 蛾眉皓齿(意思解释)
- 私情密语(意思解释)
- 涤瑕荡秽(意思解释)
- 急躁冒进(意思解释)
- 破镜分钗(意思解释)
- 相克相济(意思解释)
- 献计献策(意思解释)
- 一喷一醒(意思解释)
※ 遣将征兵的意思解释、遣将征兵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诸如此例 | 许多像这样的事例。 |
| 絺辞绘句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
| 文东武西 | 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
| 略迹论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
| 大卸八块 | 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 |
| 横三竖四 | 犹言横七竖八。 |
| 朴讷诚笃 |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
| 庸言庸行 |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
| 宫墙重仞 | 宫:宫殿;重:多;仞:古代长度单位,周时为八尺,汉时为七尺。比喻学问渊博,不可企及。 |
| 代越庖俎 |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后因以“代越庖俎”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
| 损人益己 | 犹损人利己。 |
| 享帚自珍 |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 深奥莫测 | 高深不易了解。 |
| 烟火之警 | 烟火:烽火。烽火的警报。指发生战事。 |
| 晰毛辨发 |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
| 街谈市语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群众舆论。 |
| 捐躯济难 | 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
| 不知春秋 | 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 |
| 问安视寝 | 见“问安视膳”。 |
| 寂若死灰 | 寂:静悄悄,没有声音。一点声响也没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静。 |
| 筋疲力倦 | 犹言筋疲力尽。 |
| 掩口胡卢 | 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
| 笙磬同音 |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
| 连帙累牍 | 同“连篇累牍”。 |
| 鸡犬无惊 | 见“鸡犬不惊”。 |
| 前功尽废 |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
| 金相玉式 | 同“金相玉质”。 |
| 谋为不轨 | 指准备做违反法纪的事或搞叛乱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