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伏发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莅任之后,擿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尻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基础信息
拼音niǎo fú fā yǐn
注音ㄋ一ㄠˇ ㄈㄨˊ ㄈㄚ 一ㄣˇ
繁体姦伏發隱
感情擿伏发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擿奸发伏、摘奸发伏
英语condemn the wicked and disclose secret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罔极之恩(意思解释)
- 衣锦之荣(意思解释)
- 俭可以助廉(意思解释)
- 尧年舜日(意思解释)
- 擢发抽肠(意思解释)
- 比物丑类(意思解释)
- 贻笑千秋(意思解释)
- 枘凿冰炭(意思解释)
- 垂头塌翅(意思解释)
- 卖弄玄虚(意思解释)
- 迥不犹人(意思解释)
- 传杯送盏(意思解释)
- 如埙如篪(意思解释)
- 少气无力(意思解释)
- 走投无计(意思解释)
- 指腹割衿(意思解释)
- 视如寇仇(意思解释)
- 缺心眼儿(意思解释)
- 拽欛扶犁(意思解释)
- 遁迹藏名(意思解释)
- 群分类聚(意思解释)
- 慌做一堆(意思解释)
- 拨雨撩云(意思解释)
- 痛可言邪(意思解释)
- 系而不食(意思解释)
- 逆理违天(意思解释)
- 杜门不出(意思解释)
- 睚眦之怒(意思解释)
※ 擿伏发隐的意思解释、擿伏发隐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风树之悲 |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 背暗投明 | 背:背弃;投:投奔。指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背离昏主,投向明君。 |
| 置酒高会 | 置:设,办。举行盛大宴会。 |
| 此中三昧 |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
| 狐兔之悲 |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
| 春秋无义战 |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
| 握雾拏云 | 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
| 裹粮坐甲 |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
| 胡言乱道 | 胡言乱语。 |
| 羊肠鸟道 |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
| 慢工出细活 | 指不急于求成,精心制作,才能出完美的产品 |
| 放心托胆 | 形容毫无顾虑。 |
| 呼卢喝雉 | 呼、喝:喊叫;卢、雉:古时赌具上的两种颜色。泛指赌博。 |
| 死生契阔 | 契阔:久别的情怀。指生死离合。 |
| 说到做到 |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
| 杀身之祸 | 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
| 相逢狭路 | 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比喻仇人相遇,互不兼容。亦作“狭路相逢”。 |
| 冷眼相待 |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
| 刁斗森严 | 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 称孤道寡 | 孤、寡:古代皇帝自称。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 |
| 誉满天下 |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
| 下笔如有神 | 指写文章下笔时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好。 |
| 草偃风行 | 见“风行草偃”。 |
| 左右图史 | 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
| 雕虫小巧 | 犹言雕虫小技。 |
| 七穿八洞 | 形容破旧不堪。 |
| 地北天南 | 谓四处,到处。 |
| 观风察俗 | 观察国风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