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伏发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莅任之后,擿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尻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基础信息
拼音niǎo fú fā yǐn
注音ㄋ一ㄠˇ ㄈㄨˊ ㄈㄚ 一ㄣˇ
繁体姦伏發隱
感情擿伏发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擿奸发伏、摘奸发伏
英语condemn the wicked and disclose secret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风行一世(意思解释)
- 色艺无双(意思解释)
- 聚蚊成雷(意思解释)
- 束贝含犀(意思解释)
- 冰销叶散(意思解释)
- 炼石补天(意思解释)
- 事宽即圆(意思解释)
- 面面皆到(意思解释)
- 得一望十(意思解释)
- 花不棱登(意思解释)
- 出入将相(意思解释)
- 颠连无告(意思解释)
- 天赐之福(意思解释)
- 舍命陪君子(意思解释)
- 数见不鲜(意思解释)
- 不顾死活(意思解释)
- 秽言污语(意思解释)
- 分居异爨(意思解释)
- 弹剑作歌(意思解释)
- 东挨西撞(意思解释)
- 相门有相,将门有将(意思解释)
- 逢君之恶(意思解释)
- 盘石桑苞(意思解释)
- 萤窗雪案(意思解释)
- 故态复还(意思解释)
- 人心如镜(意思解释)
- 天下大势(意思解释)
- 力倍功半(意思解释)
※ 擿伏发隐的意思解释、擿伏发隐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出幽迁乔 | 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出幽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
衔枚疾走 | 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
无涯无际 | 涯:边际,极限;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
求容取媚 | 媚:谄媚。谄媚讨好。 |
知足之计 | 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
悬鼓待椎 | 《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
恕不奉陪 | 对不起,我不能陪伴你了。 |
尺璧寸阴 | 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
超群拔萃 | 超群:超出众人;拔:超出;拔萃:才具特出。出类拔萃,形容超越寻常,杰出。 |
创钜痛仍 | 见“创巨痛仍”。 |
装潢门面 | 装潢:原指裱糊字画,现也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
匍匐之救 | 谓竭尽全力的救助。 |
痛心绝气 | 形容悲愤到极点。 |
正点背画 | 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书尾画钩,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 |
治阿之宰 | 泛指有才能、治理政务有方的官吏。 |
背若芒刺 | 犹言芒刺在背。 |
疾言厉气 |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
遮天迷地 | 同“遮天盖地”。 |
引绳切墨 | 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
戴笠故交 | 谓贫贱之交。 |
一日九迁 | 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终始若一 |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
略迹原情 | 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 |
屎流屁滚 | 同“屎屁直流”。 |
纵理入口 | 纵理:嘴两角的横纹。迷信说法,认为嘴两角的横纹进入口里,是饿死的相貌。 |
偷营劫寨 | 营:军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劫:强夺。寨:防守用的栅栏,引申为军营。偷袭敌方的营寨。 |
目瞪舌挢 | 同“目瞪口呆”。 |
衔玉贾石 |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