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典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出处: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例子:郭沫若《不要怕死》:“已经明正典刑的汉奸们的供状,我觉得应该详细地记录出来。”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注音ㄇ一ㄥˊ ㄓㄥˋ ㄉ一ㄢˇ ㄒ一ㄥˊ
感情明正典刑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依照法律公开处以极刑。
英语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execute lawfully)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焦如焚(意思解释)
- 肩劳任怨(意思解释)
- 顿足捶胸(意思解释)
- 弓调马服(意思解释)
- 贫而乐道(意思解释)
- 故人之意(意思解释)
- 东藏西躲(意思解释)
- 闻一知二(意思解释)
- 日进不衰(意思解释)
- 三省吾身(意思解释)
- 踞炉炭上(意思解释)
- 众星拱北(意思解释)
- 兴趣盎然(意思解释)
- 陷入僵局(意思解释)
- 炊沙镂冰(意思解释)
- 幽明异路(意思解释)
- 斗艳争妍(意思解释)
- 枕曲藉糟(意思解释)
- 一片漆黑(意思解释)
- 三江七泽(意思解释)
- 代拆代行(意思解释)
- 知羞识廉(意思解释)
- 甘雨随车(意思解释)
- 枉辔学步(意思解释)
- 爱者如宝(意思解释)
- 昧旦晨兴(意思解释)
- 先斩后奏(意思解释)
- 乞骸骨(意思解释)
※ 明正典刑的意思解释、明正典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子曰诗云 |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贫贱之知: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
齐心协力 |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
败法乱纪 | 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
例行公事 |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
康庄大道 | 康庄:宽阔、通达的大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 |
空谷足音 | 谷:山谷。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比喻非常难得的音信或事物。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有滋有味 | 指十分有味道,生动。 |
心如刀绞 | 心里就像刀绞一样。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 |
老皇历 | 比喻过时的老规矩。 |
卷土重来 |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
做贼心虚 | 做贼的人心里虚。比喻做坏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
根深蒂固 |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中郎有女 | 中郎:汉蔡邕,曾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同情董卓获罪,死于狱中,遗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 |
白首不渝 | 渝:改变。白头到老也不变。形容人一生忠诚、坚定。 |
暗无天日 |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
流风遗俗 | 流风:遗风;俗:习俗。流传下来的风尚习俗。指人虽去世,风范犹存。 |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
恶直丑正 | 嫉害正直的人。 |
枪林弹雨 | 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密集的战场。 |
说来说去 | ①反复阐说。②犹言总而言之。 |
星移斗转 | 星斗变换位置;表示季节改变。比喻时光流逝。移:移动;斗:北斗星。 |
拐弯抹角 | 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地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了当。 |
貌是情非 |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
厚颜无耻 |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