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车共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出处:《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例子:元·吴亮《劝忍百箴》:“鹿车共挽,桓氏不恃富而凌鲍宣。”
基础信息
拼音lù chē gòng wǎn
注音ㄌㄨˋ ㄔㄜ ㄍㄨㄥˋ ㄨㄢˇ
繁体鹿車共輓
感情鹿车共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夫妻。
近义词共挽鹿车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意思解释)
- 妄尘而拜(意思解释)
- 百巧成穷(意思解释)
- 启聩振聋(意思解释)
- 铢两相称(意思解释)
- 徒拥虚名(意思解释)
- 先获我心(意思解释)
- 殚精毕思(意思解释)
- 目食耳视(意思解释)
- 假阶救火(意思解释)
- 血流漂卤(意思解释)
- 更弦易辙(意思解释)
- 见小暗大(意思解释)
- 责备贤者(意思解释)
- 坐无车公(意思解释)
- 同心协济(意思解释)
- 走丸逆坂(意思解释)
- 脱骨换胎(意思解释)
- 不急之务(意思解释)
- 生擒活捉(意思解释)
- 修鳞养爪(意思解释)
- 苌弘碧血(意思解释)
- 谩天谩地(意思解释)
- 殊滋异味(意思解释)
- 弛高骛远(意思解释)
- 郎才女姿(意思解释)
- 迫切陈词(意思解释)
- 分文未取(意思解释)
※ 鹿车共挽的意思解释、鹿车共挽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麦饭豆羹 | 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
颠干倒坤 | 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
绿暗红稀 |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
隔皮断货 | 谓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
一丁不识 |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
春秋责备贤者 | 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
心宽体胖 |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
神藏鬼伏 | 比喻变化莫测。 |
穷形尽相 | 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用来形容丑态毕露。 |
乱扣帽子 | 指随意给别人定性。 |
千钧重负 |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
大肆挥霍 | 大肆:任意;放纵。无节制地大量花钱。 |
淡而不厌 | 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
以石投水 |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 |
出锋头 | 出:显露。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
民情土俗 | 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 |
坐享其成 | 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 |
无所重轻 | 没有什么重要。 |
太阿之柄 | 太阿:宝剑名;柄:器物的把儿。比喻权柄、权力。 |
愁眉苦眼 | 见“愁眉苦脸”。 |
能言巧辩 |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
聚众滋事 | 聚集了一伙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 |
趁水和泥 |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
衣紫腰金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争奇斗异 | 竞相争斗,标新立异 |
屈节辱命 |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
此事体大 | 事体:事情。这事关系重大,牵涉面广。亦作“兹事体大”。 |
了了可见 | 了了:了然,清楚。清清楚楚,完全可以看得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