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车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随车甘雨见“随车致雨”。清·杨潮观《东莱郡暮夜却金》:“揽辔清风,随车甘雨,免他供顿徒劳。”
2、载鬼一车载:乘载。载了一车鬼,比喻十分荒诞。《周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3、鲜车健马见“鲜车怒马”。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
4、束马县车见“束马悬车”。
5、斗量车载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6、车无退表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7、造车合辙喻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五卷:“反观序《修水集》造车合辙之语,则知持此论旧矣。”
8、杯水车薪杯水:一杯水;车薪:一车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9、缓步当车缓:慢;步:步行。慢步行走以代乘车。明·方孝孺《友筠轩赋》:“乃缓步以当车,复谢崇而慕闲。”
10、秣马脂车秣:喂;脂:涂油脂。喂饱马,给车涂好油脂。指准备作战或准备好交通工具。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
11、汗血盐车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汗血马”,在我国又称天马、大宛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12、前车已覆,后车当戒鉴: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二载幽期》:“前车已覆,后车当戒,仁兄不可……堕其术中,迷而不悟。”
13、奔车朽索朽:腐烂;索:绳子。用朽烂的绳索去套奔驰的马车。形容事情非常危险,应十分警惕。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4、车尘马足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15、车尘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宋 朱熹《卧龙庵记》:“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
16、高车驷马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17、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宋·陆游《谢曾侍郎启》:“毁车杀马,逝从此以径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已。”宋·陆九渊《与陈倅书》:“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18、满车而归满:满满地;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明·李贽《又与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
19、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清·黄瘦竹《<淞南梦影录>题词》:“即今马水车龙地,曾是青撛白骨场。”
20、前车之鉴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汉 刘向《说苑 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21、骥服盐车骥:骏马;服:驾驭。让骏马驾盐车。比喻使用人才不当。《战国策 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22、悬车告老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汉 蔡邕《陈寔碑》:“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
23、车载斗量载:装载。用车装;用斗量。形容事物、人才很多;也作“斗量车载”。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24、覆车之辙覆车:翻车;辙: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旧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25、下车作威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26、鹿车共挽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27、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28、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啊呀!’瞎眼舅爷大吃一惊,‘你小子打发出这号话?你娘母子的票子,车载船装哩?’”
29、覆车之戒比喻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晋书 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陵上无礼,悖言自口。”
30、车轮战用比对方多的人轮流跟对方打,使对方因疲乏而失败。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他一踏上中国领土,就把他扣下,由我们的武士轮番上阵,跟他玩车轮战,直到打瘫为止。”
31、怒臂当车怒臂: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比喻与强者为敌,不自量力。明·许三阶《节侠记·侠晤》:“小生怒臂当车,自取戮辱,惭愧惭愧!”
32、宫车晚出宫车:古代帝王所乘的车。宫车迟迟不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宋书·徐羡之传》:“高祖宫车晏驾,与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
33、揽辔登车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三条·出使》:“先自京师,而访豺狼,然后揽辔登车,以清天下。”
34、辅车相依辅:面颊骨;车:牙床。面颊骨和齿床互相傍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35、车辙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左传 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36、丢车保帅象棋比赛的战术。比喻牺牲比较重要的东西保护最重要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2章:“危难之时,丢卒保车,丢车保帅。”
37、杀马毁车《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38、螳臂当车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39、掷果盈车盈:充满。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明·梅鼎祚《玉合记·炯约》:“其人如玉,空教掷果盈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
40、弊车羸马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晋 陈寿《三国志 吴书 刘繇传》:“繇伯父宠为汉太尉。”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续汉书》:“八居九列,四登三事。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41、鸿案鹿车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42、乞儿乘车讽刺官职提升得快的话。《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注引《世语》:“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
43、覆车继轨覆:翻,倾覆;轨:车辙。前面车翻了,后面的车依然照辙行驶。比喻继续按照错误判断行事。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44、下车泣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45、车击舟连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唐 柳宗元《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试大理评事佐荆南两税使,督食饶给,车击舟连。”
46、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清 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47、约车治装约车:将马系在车前。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出发前的准备。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48、车到山前必有路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高大哥,‘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爷不会饿死睡家鸟’的。”
49、舟车之利舟:船,水运;车:车辆,陆运;利:便利。车船便利。形容水陆运输方便。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二》:“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至功大,则入多。”
50、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51、舍车保帅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52、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衣冠杂沓,出城阙面盘游;车马骈阗,俯河滨而帐饮。”
53、车马辐辏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54、光车骏马装饰华丽的车马。晋·陆机《百年歌》之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
55、老牛破车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宋书 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56、辅车唇齿辅:嘴旁颊骨。车:牙床,即牙床骨。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指相互依存的双方。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57、辅车相将见“辅车相依”。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58、甘雨随车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太平御览》第十卷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
59、覆车之轨轨: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汉·陈忠《清盗源疏》:“今公克平祸乱,安国定家,故复因前倾败之法,寻中间覆车之轨,却冀长存,非所敢闻。”
60、高车大马高车:车盖很高的车。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唐·李商隐《偶成赠四同舍》:“诘旦天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