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地分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出处: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例子:裂地分茅的想法不是天方夜谈
基础信息
拼音liè dì fēn máo
注音ㄌ一ㄝˋ ㄉ一ˋ ㄈㄣ ㄇㄠˊ
感情裂地分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分封土地。
近义词列土分茅、裂土分茅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蒙头转向(意思解释)
- 移易迁变(意思解释)
- 解骖推食(意思解释)
- 西风落叶(意思解释)
- 浮名虚利(意思解释)
- 目定口呆(意思解释)
- 批郄导窾(意思解释)
- 衣丰食饱(意思解释)
- 矫国革俗(意思解释)
- 从风而服(意思解释)
- 向炎乞儿(意思解释)
- 偃武行文(意思解释)
- 缠绵缱绻(意思解释)
- 拍手拍脚(意思解释)
- 菽水之欢(意思解释)
- 震古烁今(意思解释)
- 你贪我爱(意思解释)
- 三汤两割(意思解释)
- 楚舞吴歌(意思解释)
-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意思解释)
- 买马招兵(意思解释)
- 醴酒不设(意思解释)
- 蛇毛马角(意思解释)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思解释)
- 创意造言(意思解释)
- 下情上达(意思解释)
- 弃义倍信(意思解释)
- 继之以死(意思解释)
※ 裂地分茅的意思解释、裂地分茅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用夏变夷 |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
| 死有余辜 | 辜:罪恶。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 铭感五内 | 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
| 饮血茹毛 |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 懊悔无及 | 后悔已来不及了。 |
| 能说善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 怀恨在心 |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
| 桃李精神 |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
| 申冤吐气 | 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
| 扞格不通 | 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
| 众虎同心 |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
| 八街九陌 |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 丧门神 | 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 |
| 处之绰然 | 处:对待;绰然:宽裕舒缓的样子。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能显得从容坦然。 |
| 旷古未有 | 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
| 一决胜负 | 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
| 抟沙作饭 | 比喻白费心思。 |
| 虎虎有生气 | 虎虎:勇猛威武的样子。形容气势威猛,有旺盛的生命力。 |
| 不食周粟 |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
| 蹙蹙靡骋 | 指局促,无法舒展。 |
| 圭璋特达 | 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
| 燕巢卫幕 | 《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后以“燕巢卫幕”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
| 固步自封 |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
| 发言盈庭 | 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
| 奔走钻营 |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 步步紧逼 | 紧紧地逼近,毫不松懈。 |
| 趁火抢劫 |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