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郄导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批:击;郄: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出处:《庄子 养生主》:“批大郄,导大窾。”
基础信息
拼音pī xì dǎo kuǎn
注音ㄆ一 ㄒ一ˋ ㄉㄠˇ ㄎㄨㄢˇ
繁体批郤導窾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解释)
 - 何郎傅粉(意思解释)
 - 酣声如雷(意思解释)
 - 驴鸣狗吠(意思解释)
 - 反躬自责(意思解释)
 - 滴里耷拉(意思解释)
 - 成群集党(意思解释)
 - 一成一旅(意思解释)
 - 难以预料(意思解释)
 - 熊据虎跱(意思解释)
 - 磐石之固(意思解释)
 - 伊于胡底(意思解释)
 - 燎如观火(意思解释)
 - 七断八续(意思解释)
 - 巢居穴处(意思解释)
 - 犬马之劳(意思解释)
 -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意思解释)
 - 泡蘑菇(意思解释)
 - 艰难竭蹶(意思解释)
 - 水底捞月(意思解释)
 - 国无宁岁(意思解释)
 - 鸠僭鹊巢(意思解释)
 - 汗牛充屋(意思解释)
 - 自寻烦恼(意思解释)
 - 推贤进善(意思解释)
 - 画沙印泥(意思解释)
 - 尖担两头脱(意思解释)
 - 破破烂烂(意思解释)
 
※ 批郄导窾的意思解释、批郄导窾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卓荦超伦 | 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 
| 微文深诋 |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 
| 贻笑后人 | 贻:留下;后人:后世的人。因为荒唐,而让后人耻笑,给后代留下话柄。 | 
| 闭目塞耳 |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 
| 行流散徙 | 徙:迁徙。像云行水流似的分散迁徙。指万物随自然规律而变化。 | 
| 敲骨取髓 | 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 
| 趁心像意 |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 
| 珠沉璧碎 | 见“珠沉玉碎”。 | 
| 无计可奈 | 同“无计奈何”。 | 
| 芝残蕙焚 | 芝、蕙:都是香草,比喻贤德之士。比喻贤德者的亡逝或遭贬。 | 
| 力蹙势穷 | 蹙:局促;穷:尽。力量局促穷尽而不得伸展。 | 
| 颐精养神 | 见“颐养精神”。 | 
| 鬻良杂苦 | 谓出售货物时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 
| 棋输先著 | 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 
| 尧天舜日 | 比喻太平盛世。 | 
| 群轻折轴 | 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小患会酿成大祸。 | 
| 坚甲利刃 | 见“坚甲利兵”。 | 
| 清丽俊逸 | 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 
| 登高必赋 | 登高:登上高处,指身临其境。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此借指创造。登上高处,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触景生情,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以言其志。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赋”。 | 
| 移风革俗 |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 
| 燕幕自安 | 比喻处危境而不自知。 | 
| 磨铅策蹇 | 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 
| 膏粱纨袴 |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 
| 没精塌彩 | 见“没精打彩”。 | 
| 头眩眼花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 慢条斯礼 | 见“慢条斯理”。 | 
| 昧死以闻 |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 
| 重张旗鼓 |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