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相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接受传闻。
出处: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ěr xiāng chéng
注音ㄎㄡˇ ㄦˇ ㄒ一ㄤ ㄔㄥˊ
感情口耳相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没有文字的教育。
近义词口传心授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滑心慈(意思解释)
- 谈今说古(意思解释)
- 优柔寡断(意思解释)
- 贻笑大方(意思解释)
- 黄风雾罩(意思解释)
- 不看金面看佛面(意思解释)
- 指树为姓(意思解释)
- 口谐辞给(意思解释)
- 饥不遑食(意思解释)
- 使功不如使过(意思解释)
- 意兴阑珊(意思解释)
- 豁然开悟(意思解释)
- 精兵猛将(意思解释)
- 阿家阿翁(意思解释)
- 自吹自擂(意思解释)
- 怀德畏威(意思解释)
- 玉昆金友(意思解释)
- 随俗沉浮(意思解释)
- 得兔忘蹄(意思解释)
- 与草木俱灰(意思解释)
- 贫贱之交不可忘(意思解释)
- 妙言要道(意思解释)
- 鼻塌嘴歪(意思解释)
- 针针丛棘(意思解释)
- 百二金瓯(意思解释)
- 砂里淘金(意思解释)
- 九间大殿(意思解释)
- 先知先觉(意思解释)
※ 口耳相承的意思解释、口耳相承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正色敢言 |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
拙眼讥评 | 拙眼:见识浅陋。自己见识浅陋却喜欢讥讽别人。 |
誓天断发 | 断发向天起誓。 |
舍短取长 |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
方正贤良 |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逾绳越契 | ①谓在结绳、书契之前没有文字。绳、契指结绳、书契。②引申指不通文字。 |
洗手不作 |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
披缁削发 | 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
词严义正 |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
扪心清夜 | 扪:摸;清:寂静。指深夜不眠,进行自我反省 |
师老民困 | 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
追根刨底 | 追究底细。一般指追究事情的原由。 |
无可柰何 | 见“无可奈何”。 |
瞬息万状 | 瞬息:极短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
应天顺人 |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 |
剩菜残羹 | 吃剩的食物。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
强记博闻 | 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
青云独步 | 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
齐趋并驾 | 犹言并驾齐驱。 |
暑来寒往 |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
神竦心惕 | 肃敬貌。 |
滴水不羼 | 形容十分纯正。 |
丰功伟业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
睹影知竿 | 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 |
弢迹匿光 | 弢:同“韬”。隐藏行迹与光彩。 |
刮目而视 | 刮目:擦拭眼睛,指去掉老看法。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 |
悬梁刺骨 | 形容刻苦学习。 |
皂白不分 |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