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贪厉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出处:《梁书·萧颖达传》:“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例子:《隋书·炀帝纪》:“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
基础信息
拼音jī tān lì sú
注音ㄐ一 ㄊㄢ ㄌ一ˋ ㄙㄨˊ
繁体激貪厲俗
感情激贪厉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知所云(意思解释)
 - 课嘴撩牙(意思解释)
 - 传圭袭组(意思解释)
 - 出洋相(意思解释)
 - 日夜兼程(意思解释)
 - 昆山之玉(意思解释)
 - 兽迒鸟迹(意思解释)
 - 辞不达义(意思解释)
 - 风起云布(意思解释)
 - 全局在胸(意思解释)
 - 敲门砖(意思解释)
 - 乐昌破镜(意思解释)
 - 发蒙解惑(意思解释)
 - 泥金万点(意思解释)
 - 不可造次(意思解释)
 - 逆行倒施(意思解释)
 - 悔读南华(意思解释)
 - 巧夺天工(意思解释)
 - 餐风露宿(意思解释)
 - 柳街花巷(意思解释)
 - 活泼天机(意思解释)
 - 窗外有耳(意思解释)
 - 耿介之士(意思解释)
 - 犬牙相临(意思解释)
 - 安邦定国(意思解释)
 - 三寸鸟,七寸嘴(意思解释)
 - 三臡八菹(意思解释)
 - 冯河暴虎(意思解释)
 
※ 激贪厉俗的意思解释、激贪厉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徒读父书 |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 
| 乱世凶年 | 时世动乱,年成极坏。 | 
| 掩人耳目 | 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 
| 事以密成 |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 
| 微不足道 |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 
| 鹿死谁手 |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 
| 照猫画虎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 鸾凤和鸣 |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 
| 十面埋伏 |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 炎黄子孙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 
| 切肤之痛 |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 
| 画眉举案 | 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 
| 仁者能仁 |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 
| 伏法受诛 |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 
| 尽付东流 |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 
| 指天画地 | 本指道教画符。 | 
| 前所未闻 | 从来没有听说过。 | 
| 心中有数 |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 
| 嫁鸡逐鸡 |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 
| 替死鬼 | 指代人受难或承担罪责的人。 | 
| 合而为一 | 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 | 
| 化外之民 |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 
| 代人说项 | 替人说好话。 | 
| 车水马龙 |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 
| 无依无靠 | 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 
| 举止言谈 |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 
| 飘飘欲仙 |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