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中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达坐》:“车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例子: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适威》:“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
基础信息
拼音jìn tuì zhōng shéng
注音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ㄓㄨㄥ ㄕㄥˊ
繁体進退中繩
感情进退中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进退墨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积水成渊(意思解释)
- 打下马威(意思解释)
- 好汉做事好汉当(意思解释)
- 蹈规循矩(意思解释)
- 东风压倒西风(意思解释)
- 豺狼当道(意思解释)
- 作金石声(意思解释)
- 六阳会首(意思解释)
- 戳无路儿(意思解释)
- 曲肱而枕(意思解释)
- 要害之地(意思解释)
- 斗艳争芳(意思解释)
- 勾魂摄魄(意思解释)
- 闭塞眼睛捉麻雀(意思解释)
-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意思解释)
- 肉袒膝行(意思解释)
- 以文会友(意思解释)
- 闹中取静(意思解释)
- 众怒如水火(意思解释)
- 昂昂自若(意思解释)
- 了无惧色(意思解释)
- 一孔之见(意思解释)
- 花辰月夕(意思解释)
- 救乱除暴(意思解释)
- 臧否人物(意思解释)
- 鸿稀鳞绝(意思解释)
- 知己之遇(意思解释)
- 口干舌燥(意思解释)
※ 进退中绳的意思解释、进退中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寸男尺女 | 一男半女。 |
衣不重彩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羽翮已就 | 翮:鸟翼。羽毛已经丰满。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势力已壮大。 |
及溺呼船 |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
激起公愤 | 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 |
偃兵修文 | 同“偃武修文”。 |
纳奇录异 | 纳:接纳;录:录用。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
游戏翰墨 | 见“游戏笔墨”。 |
行随事迁 | 行:做事。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
明罚敕法 |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
无偏无陂 | 不偏向;不邪曲。 |
兼官重绂 |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
风吹日晒 | 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
略迹原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 |
慎小事微 |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
献替可否 | 同“献可替否”。 |
家长理短 |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抉目胥门 | 见“抉目吴门”。 |
遐尔闻名 | 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
飞沿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识明智审 |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
入孝出弟 | 见“入孝出悌”。 |
重提旧事 | 又重新谈起以往的事项或情景。 |
暮楚朝秦 |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
同心并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贻厥孙谋 | 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
论功受赏 |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
招贤礼士 | 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