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沉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浮石沉木”。
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例子:文肃之股肱国本,眉目清流也,而不能免于浮石沉木之口。清·钱谦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
基础信息
拼音fú shí chén mù
注音ㄈㄨˊ ㄕˊ ㄔㄣˊ ㄇㄨˋ
感情浮石沉木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工于心计(意思解释)
 - 铁公鸡(意思解释)
 - 裂土分茅(意思解释)
 - 神差鬼使(意思解释)
 - 甘苦与共(意思解释)
 - 授人以柄(意思解释)
 - 轩轩韶举(意思解释)
 - 坐卧不安(意思解释)
 - 谷父蚕母(意思解释)
 -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意思解释)
 - 无可比象(意思解释)
 - 痛哭流涕(意思解释)
 - 病入骨隨(意思解释)
 - 播糠眯目(意思解释)
 - 诞罔不经(意思解释)
 - 四海波静(意思解释)
 - 国富民强(意思解释)
 - 成败荣枯(意思解释)
 - 坐卧不宁(意思解释)
 - 失林之鸟(意思解释)
 - 死得其所(意思解释)
 - 当面锣,对面鼓(意思解释)
 - 森严壁垒(意思解释)
 - 福齐南山(意思解释)
 - 翠纶桂饵(意思解释)
 - 作威作福(意思解释)
 - 刻意求工(意思解释)
 - 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浮石沉木的意思解释、浮石沉木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同利相死 |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 
| 櫜弓戢戈 |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 
| 浴血战斗 |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 巧发奇中 | 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 
| 徒陈空文 | 陈:陈述。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 | 
| 李郭仙舟 |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 
| 穷侈极欲 | 穷:极,尽;侈:奢侈。极端奢侈,尽情享受,荒淫腐化。 | 
| 威凤祥麟 |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 皮里春秋 |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 
| 一报还一报 | 旧时认为做了怎幺样的事,就有怎幺样的报应。也指怎幺对待别人的,也就会得到怎幺样的回报。 | 
| 引律比附 | 古代法律用语。援引律令,类比定罪。 | 
| 同心一德 | 同“同心同德”。 |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 
| 一脉相传 |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 | 
| 行号卧泣 | 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 
| 进退首鼠 |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 
| 吞舟之鱼 |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 
| 乐善不倦 | 乐于坚持做好事。 | 
| 拥孺人,抱稚子 | |
| 酩酊大醉 | 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 
| 泥古非今 | 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 | 
| 蛇珠雀环 |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 
| 鼠肝虫臂 |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 
| 形表影附 | 形表:仪容表率;影附:影子附于形体。比喻人的品德堪为表率,人们如影附形地追逐左右。 | 
| 六问三推 | 谓反复审讯。 | 
| 翘足企首 | 翘足:抬起脚。抬起脚仰着头。形容殷切盼望。 | 
| 有心无力 | 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 
| 囊里盛锥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囊里盛锥”谓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