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沉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晕晕沉沉形容眩晕而神志不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雁杳鱼沉比喻音信断绝。元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4、沉思翰藻沉:深沉;翰藻:文辞华丽。寓意深刻,文辞华丽。南朝·梁·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5、黯晦消沉指湮没消失。蒋智由《<中国之武士道>序》:“凡有绝大之战争,往往赖有雄伟之文,淋漓之诗歌,而后其印象日留于国民心目之间。否则,不数年间而黯晦消沉以尽。”
6、香销玉沉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盆记》:“他怨悠悠香销玉沉,乱纷纷碎滴珠囊逬,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
7、与世沉浮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8、沉重少言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9、沉重寡言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10、永劫沉沦见“永劫沉轮”。
11、从俗浮沉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12、云飞泥沉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周书·王褒传》:“云飞泥沉,金铄兰灭。”《隋书·卢思道传》:“云飞泥沉,卑高异等。”
13、玉碎珠沉比喻美女的死亡。《再生缘》第29回:“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间。”
14、沉浮俯仰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与道貌沉浮俯仰。” 高诱注:“沉浮犹盛衰。”
15、载沉载浮在水中上下沉浮。《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16、宦海浮沉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不定。茅盾《子夜》:“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17、小隙沉舟隙:裂缝。指小小的裂缝可以使整个船只沉没。比喻小差错能酿成大灾害。《关尹子 九药》:“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
18、落雁沉鱼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19、瓶沉簪折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20、随俗沉浮顺随世俗,没有己见。《晋书 文苑传 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
21、郁郁沉沉深广貌。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宋开禧丁柳,权臣韩侂胄诛死,刘淮叔通《咏韩家府》诗云:‘宝莲山下韩家府,郁郁沉沉深几许。’”
22、与世浮沉见“与世沉浮”。宋·司马光《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若无人,故所至龃龉。”
23、鱼沉雁静同“鱼沉雁杳”。明·高濂《瓦盆儿·题情》套曲:“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鱼沉雁静。”
24、昏昏沉沉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25、沉冤莫雪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唐 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莫雪。
26、石沉大海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27、沉吟不语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28、沉雄古逸沉雄:深沉雄健;逸:超迈。形容书画风格沉毅雄健,古朴飘逸。《清史稿·王时敏传》:“与时敏砥砺画学,以董源、巨然为宗,沉雄古逸,虽青绿重色,书味盎然。”
29、珠沉玉没比喻女子殒没死亡。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柑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份,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
30、随世沉浮沉浮:在水面上出没。形容缺乏操守,随俗俯仰。亦作“与世沉浮”、“随俗浮沉”。《零陵先贤传》:“君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为高士乎?”
31、沉潜刚克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32、沉李浮瓜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33、沉着痛快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辩》:“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
34、沉不住气易激动,遇事保持不了冷静镇定。老舍《正红旗下》:“作了这么多年的官儿,还是沉不住气呀!”
35、珠沉玉碎比喻美女的死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36、积羽沉舟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
37、沉著痛快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 宋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38、沉厚寡言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39、沉默不语指一言不发。沈从文《沅陵的人》:“这是一群默默无闻沉默不语真正的战士!”
40、沉谋研虑犹深谋熟虑。宋·苏舜钦《复辨》:“不亲烦务,而专以沉谋研虑,将以鼓舞天下之民,以行乎事业也。”
41、鱼沉雁杳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42、永劫沉轮亦作“永劫沉沦”。谓永远不得超生。
43、沉郁顿挫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唐·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44、沉灶产蛙灶没与水中,产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战国策·赵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马相食。”
45、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46、沉痼自若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宋史·赵与懽》:“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痼自若。”
47、鸿毳沉舟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新论·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48、珠沉沧海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没。明·吾邱瑞《运甓记·师阃宾贤》:“珠沉沧海,玉韫荆山,剑秽黄埃,奇韬远略运灵台,长狐封豕谁无赖。”
49、死气沉沉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50、雁逝鱼沉亦作“雁断鱼沉”。比喻彼此音讯断绝。《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山高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
51、沉吟未决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52、沉毅寡言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资治通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寡言,得众心。”
53、沉冤莫白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宋 张商英《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莫能往诉。”
54、城府深沉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深远用心。形容待人处事的心机深沉,使人难以揣测。《晋书·愍帝纪论》:“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55、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56、愁潘病沉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沉约因病而瘦减腰围。因以“愁潘病沉”泛指烦恼和疾病。
57、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58、珠沉玉磒见“珠沉玉碎”。
59、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唐 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0、破釜沉船破:打破;釜:锅;沉:击沉。比喻下定必死的决心,不顾一切地战斗到底。梁启超《南学会叙》:“震撼精神,致心昄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