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例子: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大王奋然举义,智者称为伐罪吊民。”
基础信息
拼音fá zuì diào mín
注音ㄈㄚˊ ㄗㄨㄟˋ ㄉ一ㄠˋ ㄇ一ㄣˊ
繁体伐辠弔民
感情伐罪吊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锄强扶弱。
近义词吊民伐罪、伐罪吊人
英语punish the tyrants and comfort the peopl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触类而通(意思解释)
 - 骨颤肉惊(意思解释)
 - 大错特错(意思解释)
 - 表里相应(意思解释)
 - 返璞归真(意思解释)
 - 争风吃醋(意思解释)
 - 思潮起伏(意思解释)
 - 未能免俗(意思解释)
 - 破壁飞去(意思解释)
 - 城府深沉(意思解释)
 - 夜郎自大(意思解释)
 - 渴而穿井(意思解释)
 - 纸包不住火(意思解释)
 - 不期而遇(意思解释)
 - 齿弊舌存(意思解释)
 - 徒托空言(意思解释)
 - 势不可挡(意思解释)
 - 女大十八变(意思解释)
 - 回光返照(意思解释)
 - 身不遇时(意思解释)
 - 避重就轻(意思解释)
 - 依然如故(意思解释)
 - 不堪一击(意思解释)
 - 寄生虫(意思解释)
 - 临阵脱逃(意思解释)
 - 及笄年华(意思解释)
 - 忙里偷闲(意思解释)
 - 投鼠忌器(意思解释)
 
※ 伐罪吊民的意思解释、伐罪吊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西食东眠 | 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 
| 墙风壁耳 | 墙透风,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 
| 膏粱文绣 |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 
| 大权在握 |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 
| 朝野侧目 | 朝野:朝廷与民间;侧目:不敢正视。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形容权势大令人生畏。 | 
| 变起萧墙 |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变发生在内部。 | 
| 探幽穷赜 | 幽:深;赜:幽深难见。探索深奥隐微的事理。 | 
| 析圭分组 | 谓任官受印。组,组绶。 | 
| 秉笏披袍 | 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作官。 | 
| 伸冤理枉 | 洗雪冤枉。 | 
| 忘啜废枕 | 谓不食不眠。 | 
| 游刃有馀 | 语出《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后用以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 
| 黼蔀黻纪 | 谓锦绣美好的年代。 | 
| 一言半句 | 见“一言半语”。 | 
| 疏慵愚钝 | 疏慵:懒散;愚钝:愚笨迟钝。懒散愚笨。 | 
| 动地惊天 |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 敛手待毙 | 犹言束手待毙。 | 
| 食少事繁 | 见“食少事烦”。 | 
| 敬时爱日 | 谓珍惜时间。 | 
| 裁红点翠 | ①采摘花卉。②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 | 
| 托足无门 | 托足:立足。指没有落脚安身之处。 | 
| 衣单食薄 |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 
| 治标不治本 | 标:树枝的末梢,指事物的表面或枝节;本:草木的茎或根,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只从表面上、枝节上加以治理,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 
| 误认颜标 | 形容懵懂浅陋。 | 
| 厝火积薪 |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 
| 琴瑟失调 |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 
| 鸿篇巨著 | 指规模宏大的著作。同“鸿篇钜制②”。 | 
| 短垣自逾 |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