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异党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处:《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例子:给事中李成名复劾焕伐异党同,焕遂称疾笃,坚不起。(《明史 赵焕传》)
基础信息
拼音fá yì dǎng tóng
注音ㄈㄚˊ 一ˋ ㄉㄤˇ ㄊㄨㄥˊ
繁体伐異黨同
感情伐异党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同“党同伐异”。
近义词党同伐异
英语support one's own party and attack the other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觅衣求食(意思解释)
 - 革职拿问(意思解释)
 - 钻穴逾隙(意思解释)
 - 威仪孔时(意思解释)
 - 明火持杖(意思解释)
 - 昭穆伦序(意思解释)
 - 重足一迹(意思解释)
 - 面目黎黑(意思解释)
 - 抱打不平(意思解释)
 - 神到之笔(意思解释)
 - 隔窗有耳(意思解释)
 - 眼张失落(意思解释)
 - 怀铅提椠(意思解释)
 - 好古敏求(意思解释)
 - 过市招摇(意思解释)
 - 一口两匙(意思解释)
 - 纤悉不苟(意思解释)
 - 黄皮刮廋(意思解释)
 - 绳捆索绑(意思解释)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意思解释)
 - 汗流接踵(意思解释)
 - 十磨九难(意思解释)
 - 面红面赤(意思解释)
 - 跂予望之(意思解释)
 - 达诚申信(意思解释)
 - 心荡神摇(意思解释)
 - 鸾鹄在庭(意思解释)
 - 自我表现(意思解释)
 
※ 伐异党同的意思解释、伐异党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计日奏功 | 可以数日子看到功效。谓成功极快。 | 
| 文章宗工 | 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 
| 磨刀擦枪 | 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 
| 吃醋拈酸 | 拈:用指取物。比喻因嫉妒而产生不快情绪。指爱嫉妒别人。 | 
| 披霜冒露 | 冒: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 | 
| 不教之教 |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 | 
| 元龙高卧 |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 
| 李郭同船 | 见“李郭同舟”。 | 
| 若出一轨 | 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 | 
| 泥古不化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法。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 | 
| 返观内照 | 见“返视内照”。 | 
| 跌宕不羁 | 跌宕:放纵无拘束。羁:马笼头。心志放逸无拘无束。比喻束缚。 | 
| 春归人老 | 归:回去。比喻女人青春已去,人老珠黄。 | 
| 招风惹雨 | 见“招风惹草”。 | 
| 娓娓而谈 |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 
| 三反四覆 | 反复无常。 | 
| 釜中生尘 | 犹釜中生鱼。 | 
| 隐若敌国 |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 
| 十二万分 | 形容程度极深。 | 
| 得胜回朝 | 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事的地方。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来。 | 
| 杀身成义 | 犹言杀身成仁。 | 
| 间不容缕 | 同“闲不容发”。 | 
| 急杵捣心 |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 
| 博采群议 |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 南枝北枝 |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 | 
| 一鳞半甲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 绿鬓朱颜 |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 
| 冒名接脚 | 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