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邮之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傅燮传》:“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
基础信息
拼音dù yóu zhī lù
注音ㄉㄨˋ 一ㄡˊ ㄓ ㄌㄨˋ
繁体杜郵之剹
感情杜邮之戮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有径庭(意思解释)
- 忘生舍死(意思解释)
- 发轫之始(意思解释)
- 朱盘玉敦(意思解释)
- 股肱心腹(意思解释)
- 万古常新(意思解释)
- 赞声不绝(意思解释)
- 畜我不卒(意思解释)
- 斯须之报(意思解释)
- 完好无缺(意思解释)
- 枉物难消(意思解释)
- 英姿焕发(意思解释)
- 噙齿戴发(意思解释)
- 雨踪云迹(意思解释)
- 溯流从源(意思解释)
- 邈若河山(意思解释)
- 兵不逼好(意思解释)
- 褒采一介(意思解释)
- 俯首受命(意思解释)
- 振兵释旅(意思解释)
- 闭口不言(意思解释)
- 轹釜待炊(意思解释)
- 寿陵失步(意思解释)
- 邀功讨好(意思解释)
- 杳无消息(意思解释)
- 兼人之勇(意思解释)
- 剜肉补疮(意思解释)
- 要利盗名(意思解释)
※ 杜邮之戮的意思解释、杜邮之戮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哀哀欲绝 |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
| 四衢八街 | 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
| 对号入座 | 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 |
| 邦以民为本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
| 调理阴阳 | 犹言调和阴阳。 |
| 国富民丰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
| 正本清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 是非不分 |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
| 抽刀断水 | 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
| 坚壁清野 | 坚壁:加固营垒;清野: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加固营垒;清理收藏财物。 |
| 有百害而无一利 | 百害:泛指许多坏处。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
| 目不识字 |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
| 笨嘴拙舌 |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
| 有尺水行尺船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
| 枝分叶散 | 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同“枝布叶分”。 |
| 椎牛歃血 | 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
| 不因不由 | 犹言无意之中。 |
| 与人方便 | 与:给。给予他人各种便利。 |
| 先声后实 | 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
| 肥遁鸣高 | 退隐避世,自以为清高。 |
| 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
| 抚绥万方 | 抚绥:安定、安抚;万方:万邦,万族。指安定天下。 |
| 博硕肥腯 |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 迷离徜恍 | 见“迷离惝恍”。 |
| 囊橐萧然 | 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
| 杜口木舌 |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
| 韩卢逐块 | 比喻白费精力。 |
| 大度汪洋 | 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