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兵释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出处:《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例子:臣闻古之天子,方建大礼,必先振兵释旅,以告成功。唐·陈子昂《谏曹仁师出军书》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bīng shì lǚ
注音ㄓㄣˋ ㄅ一ㄥ ㄕˋ ㄌㄩˇ
繁体振兵釋旅
感情振兵释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振兵泽旅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食不求甘(意思解释)
 - 家鸡野鹜(意思解释)
 - 兰情蕙性(意思解释)
 - 鹤鸣九皋(意思解释)
 - 存十一于千百(意思解释)
 - 俊杰廉悍(意思解释)
 - 穷苗苦根(意思解释)
 - 轨物范世(意思解释)
 - 万全之计(意思解释)
 - 晴云秋月(意思解释)
 - 以刑去刑(意思解释)
 - 相应不理(意思解释)
 - 椎牛发冢(意思解释)
 - 心头刺,眼中疔(意思解释)
 - 熊罴之旅(意思解释)
 - 顺水人情(意思解释)
 - 无伤大雅(意思解释)
 - 生米做成熟饭(意思解释)
 - 残酷无情(意思解释)
 - 爱才怜弱(意思解释)
 - 错落高下(意思解释)
 - 无胫而至(意思解释)
 - 纬地经天(意思解释)
 - 海说神聊(意思解释)
 - 吐肝露胆(意思解释)
 - 六出奇计(意思解释)
 - 得失参半(意思解释)
 - 破胆丧魂(意思解释)
 
※ 振兵释旅的意思解释、振兵释旅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习以成性 | 习:习惯。习惯了就养成了性格 | 
| 慎终思远 | 终:人死;慎终:居丧能遵守礼法;远:指祖先。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 
| 游心骇耳 |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 | 
| 出舆入辇 | 谓动必乘车。 | 
| 声求气应 |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 参辰卯酉 | ①参、辰,二星名。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②犹是非曲直。 | 
| 鹤吊陶母 | 白鹤吊唁陶侃之母。指吊丧。 | 
| 寿陵匍匐 | 寿陵:古燕国地名;匍匐:伏地而行。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 
| 好言好语 | 好:美;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 
| 众毁销骨 | 指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 
| 担当不起 | 指承担不了责任。 | 
| 玉碎花消 | 玉:美女;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 挥汗成雨 |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 
| 不安其室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 撒骚放屁 | 胡说八道。 | 
| 剑履上殿 | 剑:刀剑;履:泛指鞋。古代皇帝允许功臣带刀剑与穿鞋上殿作为恩宠。形容待遇优异 | 
| 拖男挟女 | 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 
| 恍如梦境 | 好象是在梦里一样。 | 
| 汲引忘疲 |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 
| 择人而事 | 事:待奉。选择好人,侍奉终身。 | 
| 小异大同 |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 
| 芒然自失 |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 
| 斑斑点点 | 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 
| 权尊势重 | 尊:地位或辈分高。权位高,势力大。 | 
| 戛釜撞翁 | 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 
| 罪责难逃 | 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逃却的。 | 
| 朝出夕改 | 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 
| 见好就收 | 趁着形势大好时就收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