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再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例子:宋·王安石《与王宣书徽》:“新正,伏冀为国自重。某顿首再拜。”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shǒu zài bài
注音ㄉㄨㄣˋ ㄕㄡˇ ㄗㄞˋ ㄅㄞˋ
繁体頓首再拜
感情顿首再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客套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水米无干(意思解释)
- 膏唇贩舌(意思解释)
- 亘古亘今(意思解释)
- 一钱不值(意思解释)
- 街坊邻舍(意思解释)
- 喟然太息(意思解释)
- 摧刚为柔(意思解释)
- 偃革倒戈(意思解释)
- 恶声恶气(意思解释)
- 烂漫天真(意思解释)
- 进退中绳(意思解释)
- 马到功成(意思解释)
- 唱沙作米(意思解释)
- 口吐珠玑(意思解释)
- 梧鼠技穷(意思解释)
- 日行千里(意思解释)
- 燕雀处屋(意思解释)
- 掠是搬非(意思解释)
- 打小算盘(意思解释)
- 糠豆不赡(意思解释)
- 独擅胜场(意思解释)
-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意思解释)
- 袂云汗雨(意思解释)
- 负气仗义(意思解释)
- 辉光日新(意思解释)
- 沉吟不语(意思解释)
- 胸中丘壑(意思解释)
- 蓬门荜户(意思解释)
※ 顿首再拜的意思解释、顿首再拜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山高皇帝远 | 指王法管辖不到。 |
| 参商之虞 | 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
| 餐风咽露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 金紫银青 | 金紫:金印章,紫绶带。银青:银印章,青绶带。指高官配带的印绶。借指达官显贵。 |
| 鹏抟鹢退 | 鹏抟,本《庄子·逍遥游》;鹢退,出《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 |
| 空谈无补 |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
| 大笔一挥 | 挥:挥写。形容善于写作者运笔神速或任意签字、涂改。 |
| 仅此而已 | 只有这样罢了。 |
| 迷迷惑惑 | 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
| 怙恶不悛 |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 |
| 亡羊得牛 |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
| 观者如堵墙 |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
| 酌金馔玉 |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
| 历井扪天 | 井:星宿名。手能触天,形容极高。 |
| 雪泥鸿爪 | 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鸿:鸿雁。 |
|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 虎而冠 | 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
| 泰山之安 | 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
| 眠花醉柳 | 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
| 喜跃抃舞 |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
| 无靠无依 | 依:依靠。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
| 粮多草广 |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
| 推贤进士 | 推:举荐。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
| 直吐胸怀 | 直率而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 箭无虚发 | 箭:弓箭;虚:空。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形容箭术高明。 |
| 忘年之好 | 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
| 眠霜卧雪 | 睡卧于霜雪之中。形容在外劳苦。 |
| 于安思危 |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