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再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例子:宋·王安石《与王宣书徽》:“新正,伏冀为国自重。某顿首再拜。”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shǒu zài bài
注音ㄉㄨㄣˋ ㄕㄡˇ ㄗㄞˋ ㄅㄞˋ
繁体頓首再拜
感情顿首再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客套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贪欲无厌(意思解释)
- 呵佛骂祖(意思解释)
- 忠臣良将(意思解释)
- 侃侃而言(意思解释)
- 落拓不羁(意思解释)
- 割肉补疮(意思解释)
- 肥田沃地(意思解释)
- 鹤膝蜂腰(意思解释)
- 贪求无已(意思解释)
- 识涂老马(意思解释)
- 开来继往(意思解释)
- 刚肠嫉恶(意思解释)
- 掉头鼠窜(意思解释)
- 贯穿古今(意思解释)
- 名德重望(意思解释)
- 一丝两气(意思解释)
- 松乔之寿(意思解释)
- 漫天遍野(意思解释)
- 一言九鼎(意思解释)
- 羊触藩篱(意思解释)
- 好了疮疤忘了痛(意思解释)
- 风移俗易(意思解释)
- 不生不灭(意思解释)
- 阋墙谇帚(意思解释)
- 三瓦两巷(意思解释)
- 笼鸟槛猿(意思解释)
- 峥嵘岁月(意思解释)
- 发怒穿冠(意思解释)
※ 顿首再拜的意思解释、顿首再拜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月明如昼 | 月光明朗,天色像白天一样明亮。 |
行古志今 |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
喜从天降 |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形容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也指为此特别高兴。 |
阆苑瑶台 | 阆:空旷;瑶:美玉;瑶台: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台。 |
捋袖揎拳 | 捋:拉起。揎:卷起袖子。拉起袖子,伸出拳头。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
挑雪填井 | 比喻劳而无功。 |
别开蹊径 |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
浮皮潦草 |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殁而不朽 | 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 |
超尘拔俗 |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
岩栖谷饮 | 见“岩栖谷隐”。 |
坌鸟先飞 |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多用作谦词。同“笨鸟先飞”。 |
花狸狐哨 |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 |
鲁阳麾戈 | 同“鲁阳挥戈”。 |
弃甲负弩 | 丢弃铠甲,背起弓弩。形容战败。 |
流行坎止 | 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
拔本塞原 | 本:树根;原:根源。比喻背弃根本,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 |
严严实实 | 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
家常茶饭 |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
附势趋炎 | 谓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
渔阳鼙鼓 | 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
雉伏鼠窜 | 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
朝穿暮塞 |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
众望有归 | 望:期望;归:归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
登山踄岭 | 踄:同“步”,蹈,走。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
单人匹马 | 单枪匹马,单独行动。 |
一无所长 | 没有一点专长。 |
骏骨牵盐 | 指才华遭到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