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方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出处: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jì fāng wài
注音ㄉㄨㄣˋ ㄐ一ˋ ㄈㄤ ㄨㄞˋ
繁体遯跡方外
感情遁迹方外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近义词遁迹黄冠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成风之斫(意思解释)
- 峨峨汤汤(意思解释)
- 流芳百世(意思解释)
- 子女玉帛(意思解释)
- 贩贱卖贵(意思解释)
- 人不自安(意思解释)
- 抽梁换柱(意思解释)
-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意思解释)
- 抓牛鼻子(意思解释)
- 弄巧反拙(意思解释)
- 清茶淡饭(意思解释)
- 一棍打一船(意思解释)
- 不伤脾胃(意思解释)
- 恶衣薄食(意思解释)
- 四停八当(意思解释)
- 南货斋果(意思解释)
- 笃而论之(意思解释)
- 吾膝如铁(意思解释)
- 羞与哙伍(意思解释)
- 经一事,长一智(意思解释)
- 逞己失众(意思解释)
- 二旬九食(意思解释)
- 水中著盐(意思解释)
- 亘古未有(意思解释)
- 大逆不道(意思解释)
- 惊喜若狂(意思解释)
- 来来去去(意思解释)
- 道西说东(意思解释)
※ 遁迹方外的意思解释、遁迹方外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正复为奇 | 正:正常;奇:奇特。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正常可变为奇特。 |
| 贪吃懒做 | 谓又馋又懒。 |
| 举措不定 | 举措:行动。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
| 有首有尾 | 首:头。有开头,有结尾。做事能坚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 |
| 夙夜匪懈 | 日夜勤劳;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 |
| 甘之若饴 | 甘:以为甘;饴:甜。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和作出牺牲。 |
| 折本买卖 | 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
| 贪赃坏法 | 见“贪赃枉法”。 |
| 分丝析缕 | 喻明察入微。 |
| 抓纲带目 | 纲: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健环节;目:网眼,引申为次要部分。比喻办事情、做工作的时候要抓住关健环节带动一般。 |
| 穷则思变 | 行不通没办法时就设法改变现状。 |
| 虎超龙骧 |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
| 珠规玉矩 |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 |
| 酒阑客散 | 阑:尽;客:客人。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
| 忠孝双全 | 忠:效忠,忠君;孝:孝敬。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 |
| 杀一警百 | 见“杀一儆百”。 |
| 熏莸同器 |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
| 风流雨散 | 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
| 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 众犬吠声 | 比喻随声附和。 |
| 装痴做疯 | 指故意装成疯疯癫癫以逃避或掩盖真相。 |
| 择人任势 | 指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势。 |
| 锥出囊中 |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终能显露头角。 |
| 食荼卧棘 | 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
| 临期失误 | 临:及,到。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指不守诺言 |
| 与民偕乐 | 君王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
| 避人眼目 | 见“避人耳目”。 |
| 施号发令 | 发布号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