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国残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宋 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基础信息
拼音dù guó cán mín
注音ㄉㄨˋ ㄍㄨㄛˊ ㄘㄢˊ ㄇ一ㄣˊ
繁体蠧國殘民
感情蠹国残民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近义词祸国殃民、蠹国病民、蠹国耗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风吹云散(意思解释)
- 醉酒饱德(意思解释)
- 百万雄兵(意思解释)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解释)
-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意思解释)
- 视死若归(意思解释)
- 万死一生(意思解释)
- 巧伪不如拙诚(意思解释)
- 事生肘腋(意思解释)
- 桑枢瓮牖(意思解释)
- 恶语相加(意思解释)
- 长城万里(意思解释)
- 几不欲生(意思解释)
- 三不拗六(意思解释)
- 耳听八方(意思解释)
- 自树一帜(意思解释)
- 暑雨祁寒(意思解释)
- 强宗右姓(意思解释)
- 一日夫妻百日恩(意思解释)
- 十发十中(意思解释)
- 弱水之隔(意思解释)
- 广夏细旃(意思解释)
- 清清白白(意思解释)
- 不成体统(意思解释)
- 祁奚举午(意思解释)
- 生生世世(意思解释)
- 层层加码(意思解释)
- 穆如清风(意思解释)
※ 蠹国残民的意思解释、蠹国残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郑重其辞 | 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
| 法出一门 | 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
| 行险徼幸 |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 憨状可掬 |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
| 诛锄异己 | 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
| 千伶百俐 | 形容非常机灵。 |
| 招魂扬幡 | 魂:灵魂;招魂:招回灵魂;幡: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的旗子。比喻为死亡的旧事物复活进行鼓吹。 |
| 驷之过隙 | 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 |
| 锦绣心肠 | 见“锦绣肝肠”。 |
| 目挑心招 | 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
| 如临深谷 |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谨慎。 |
| 逆耳忠言 | 逆耳:不顺耳。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 |
| 清和平允 | 平允:性情平和。形容性情温和。 |
| 怀瑾握瑜 | 瑾、瑜:美玉。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
| 柳下借阴 | 比喻请求别人的庇护。 |
| 帘视壁听 | 帘:布帘;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形容所得的情况证据不充分。 |
| 滚滚滔滔 | 连续不绝的样子。 |
| 对景伤情 |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
| 通人达才 |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
| 用尽机关 | 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机。 |
| 簪盍良朋 | 替:聚集;盎:聚合。指朋友欢聚。 |
| 好生恶杀 | 好:喜爱;恶:讨厌,憎恨。爱惜生灵,不喜杀生 |
| 锦心绣肠 | 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
| 探骊获珠 | 骊:黑龙。《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
| 析骨而炊 | 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
| 后实先声 | 声:声势。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武力打击在后。 |
| 毫无所得 | 一点儿也没有得到。 |
| 莫不逾侈 | 莫:没有谁;逾:超越,引申为过度;侈:奢侈。没有谁不会过度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