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织之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基础信息
拼音duàn zhī zhī jiè
注音ㄉㄨㄢˋ ㄓ ㄓ ㄐ一ㄝˋ
繁体斷織之誡
感情断织之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劝诫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腹之交(意思解释)
- 人烟稠密(意思解释)
- 逸兴遄飞(意思解释)
- 热热闹闹(意思解释)
- 消损白日(意思解释)
- 风派人物(意思解释)
- 不识泰山(意思解释)
- 随方就圆(意思解释)
- 鹤骨松筋(意思解释)
- 五亲六眷(意思解释)
- 拍案惊奇(意思解释)
- 英雄辈出(意思解释)
- 鼓舞欢欣(意思解释)
- 物各有主(意思解释)
- 藏器待时(意思解释)
- 以人为镜(意思解释)
- 龟冷支床(意思解释)
- 梗顽不化(意思解释)
- 芝草无根(意思解释)
- 风流潇洒(意思解释)
- 以古为鉴(意思解释)
- 画虎类犬(意思解释)
- 冷语冰人(意思解释)
- 志志诚诚(意思解释)
- 推本溯源(意思解释)
- 好好先生(意思解释)
- 言之无物(意思解释)
- 铺眉苫眼(意思解释)
※ 断织之诫的意思解释、断织之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饰垢掩疵 | 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 |
| 物稀为贵 | 见“物以稀为贵”。 |
| 没查没利 | 谓言语不实。 |
| 魂消魄丧 | 同“魂飞魄散” |
| 跷蹊作怪 | 跷蹊:奇怪。奇怪多端。 |
| 布帛菽粟 |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 缮甲厉兵 | 缮甲:修理铠甲;厉:磨砺;兵:武器。指作军事准备。 |
| 皦短心长 | 同“发短心长”。 |
| 取舍两难 | 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
| 见时知幾 | 时:时势,时世;幾:细微的迹象,先兆。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
| 衔恨蒙枉 | 衔:含着;蒙:蒙受。含着怨恨,蒙受冤枉。 |
| 呼天号地 |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
| 省愆寡过 | 省:减少;愆:失误。减少过错。 |
| 怒目相视 | |
| 发誓赌咒 | 咒:誓言。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 名贸实易 | 贸:齐等;易:变易。指名称相似,实质不同。 |
| 分身减口 | 见“分房减口”。 |
| 千里姻缘 | 很远的婚姻缘分。 |
| 食饥息劳 | 谓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 |
| 超然迈伦 | 见“超迈绝伦”。 |
| 飞文染翰 | 挥笔疾书。 |
| 骑龙弄凤 | ①比喻成仙。②比喻腾达。 |
| 撮土为香 | 撮:聚合;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
| 褎如充耳 |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
| 矫国更俗 |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
| 风张风势 | 风:通“疯”。比喻故意装出疯癫痴呆的样子。 |
| 多闻强记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 山陬海噬 |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